林草网群   

南昌武林百年秘闻

媒体:江南都市报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09/6/24 8:59:41

  快意武林、行走江湖是许多人儿时的梦想,江西历来是个充满了武术传说的大省,自本报本栏目刊登了《萍乡武术的百年传奇》后,许多对武术感兴趣的读者打来电话,希望本报揭秘南昌的武林。日前,本报记者特意走访了南昌市武术协会和武林高人,将百年来南昌武林的一些秘闻记录下来,以飨读者。

  刘和珍加入过精武体育会

  精武体育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众性武术团体,1910年由一代宗师霍元甲创办于上海,以教学武术为主要活动。精武体育会在新中国成立前几乎遍布全国,在国外的唐人街也有广泛基础,至今依然是武林中最有声名的武馆。1996年,南昌市武术协会常务副主席徐耀光、秘书长熊小国、理事李子怀等人应邀前往新加坡精武体育会访问时意外得知,南昌曾经也有精武体育会,并有革命烈士刘和珍加盟。

  据徐耀光介绍,当年新加坡精武体育会在邀请了他们进行表演后,曾问过南昌精武体育会的

  情况,可当时南昌武术协会都不清楚。没想到,新加坡精武体育会却拿出相关详细资料,表明南昌曾有过精武体育会。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1918至1919年间,江西优级师范学堂体操专修科毕业生南昌人胡蕉琴、南城人鄢云鹏和东亚体专第九期毕业生胡昆放,在南昌挂起了“江西精武体育会”的牌匾。刚开始,江西精武体育会借用私人家宅庭院,后固定在南昌市干家前巷广东会馆(现为南昌市干家巷小学)内活动。民国时期,军阀林立,江西精武体育会为扩大影响,邀请原南京中央国术馆馆长欧阳武任名誉会长,还敦请王及泰、胡宗汉等人为教练。起初,江西精武体育会学员并不多。1922年,革命烈士、南昌女师的学生会主席刘和珍和体育教师熊恬,带着20多名女生一同加盟,精武体育会的影响才得到了实质性的扩大。可惜的是,1923年秋,刘和珍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预科后,便离开了江西精武体育会,随后江西精武体育会便日渐式微了。

  1924年,第三届全国运动会在湖北武昌公共体育场举行,江西精武体育会派员参加,这也是江西精武体育会在国内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公开亮相。随后,因资金问题,又没有专人负责,精武体育会便如同虚设了。

  南昌武林四大流派

  自古以来,武林界别便是派别林立,各种功夫并存于江湖。虽然没有少林和武当,但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南昌武林也渐渐有了影响力较大的几大流派,一时间,江湖人才辈出。

  徐耀光说,目前南昌主要的武术流派为南派、北派、地方拳种和院校派四大种。南派武术发祥地为福建莆田南少林寺,以拳法见长,精于短打,北派则擅长腿法、长拳,套路较舒展,素有“南拳北腿”之说。

  南昌的地方拳种原来主要是硬门拳,后经过流传,字门拳、法门拳也都在南昌落地生根。硬门拳乃江西名拳之一,相传为北宋抗金名将岳飞所创,故又名岳家拳。此拳以猛打快攻、刚勇剽悍、拳势激烈、以势逼人等特点而深受人们喜爱,流行全省各地。据传字门拳是清初一名武将余克浪(余克让),为躲避清廷迫害,潜入武当修炼,之后隐于江西龙虎山,观蛇与猴相斗而创。字门拳以“推、残、援、夺、牵、捺、逼、吸”这八字为主,每个字一个套路,也称为字门八法拳。字门拳应敌时,专攻对方的穴位,一按掌、一戳指,瞬间即可重伤敌人,尤其是字门拳的秘中之秘——武当字门点穴术,又称“五百钱”,堪称一绝,在全省各地尤其是丰城有相当多的传说。法门拳的渊源及其创始人尚无籍可考。不过根据民间传说,法门拳是在字门八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引进了字门拳的刁钻手法,揉进了《袖珍十八法》的技击精粹,故在民间有的把法门拳称为法字门。

  院校派则主要是由政府武术学校推广起来的,最典型的就是竞技体育了。记者在南昌市武术学校看到,数十位青少年正在进行武术练习。教练熊小国说,这些学生都是上午学文化课,下午学武术的。熊小国本人也是科班出身,据他介绍,院校派也是由民间拳种组成的,但经过政府部门的编排,倾向于竞技比赛和表演性,以套路为主,目的主要还是为了强身健体,提高国民身体素质。

  相忘于江湖的武林高人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高人。在武术界人士的指引下,百年来,相忘于江湖的南昌武林高手及其传说也逐一面世。

  江西精武体育会成立初期,一批武林高人得以借此露面,如名誉会长欧阳武。欧阳武是江西吉水人,1909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江西护卫军司令员、江西护军使兼都督、国民党南昌市政府参事、南京中央国术馆馆长、江西省参议会参议员,建国后,历任江西省人民政府委员、副省长,在南京、南昌两地武术界颇具声名。1932年,江西精武体育会重新挂牌时,邀请了武术界著名人士马少山、陈剑魂两人担任教练,其中马少山精研各派武功,曾是前清镖营总教官,后隐居钻研医术,时年70多岁。在南昌传授太极剑的陈剑魂是驰名南北之太极名家李景林的高足,得李氏真传名噪京沪。

  霍元甲第三代嫡系传人、精通霍家迷踪拳的李子怀。李子怀大师是宁波人,自幼习武,少年时来到上海,17岁加入上海精武会,师从王逢春(霍元甲第二代嫡系传人)、鲍希勇、罗光玉、田兆麟等名家,学到了正宗霍家秘踪少林拳、霍家迷踪拳、螳螂拳等。1960年,李子怀来到南昌,多年来一直在人民公园义务教武。

  还有武林高人莫官庆、胡兴茂、谭敬铭、黄小青等人。莫官庆是李子怀在上海精武体育会的师弟,徐耀光的师父,精于霍家迷踪拳和螳螂拳,同属北派武术,胡兴茂则在院校派中大放光明。

  日渐式微的南昌武术

  在科技不发达又动荡不安的旧社会,武术确实为保家护院,运送货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现代新式武器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武术在安定繁华的社会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少,也越来越沉寂。

  徐耀光介绍,目前南昌市武术协会共有300多会员,其中九成以上是老太太,现在协会常举办的活动是秧歌比赛!南昌武术协会于1976年恢复成立后,已历十届,至今尚未举办过一次正式武术比赛。

  徐耀光感慨地说,时代变了,年轻人都忙着读书、赚钱去了,没有人对武术感兴趣,习武的人越来越少。即便是一些人去各种武校学习,其目的也是为了得到更好的工作,而不是发扬武术。熊小国也说,原来的南昌消防队员都会壁虎功,可以手脚并用爬上高楼灭火,现在有了消防云梯,再也没人会壁虎功了。

  另一方面,南昌的武术界各派别之间也很少交流切磋,一些武林高人对自己所学依然是持守城态度,不肯轻易示人。南昌曾经有不少人到陈家沟学太极,但回来后都是关起门来教徒,从不对外。在江西拥有广泛武术基础的“字门拳”尚且不全,更遑论其他了。

  也就是在1996年,徐耀光等人知道了南昌曾有精武体育会后,萌发了重新成立精武体育会的念头,可一无场地,二无经费,三无人才,精武体育会最终胎死腹中。

  文/黄勇 记者刘国伟

阅读 1218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