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余福荣:鄱阳湖文化的传播者

媒体:金华日报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4/3/11 7:17:41

    2000年,他到义乌一家台资企业工作;14年后,他决定自主创业,把家乡的优势资源带到义乌,开一家鄱阳湖鱼文化馆。他就是余福荣,一名来自江西省鄱阳县鄱阳湖边的新义乌人。

    把鄱阳湖鱼运到义乌

    在义乌10多年,余福荣发现很多义乌朋友到鄱阳湖游玩后,常常感叹鄱阳湖的生态好,野生鱼味道美,这让在鄱阳湖边长大的余福荣很是自豪。“为何不把鄱阳湖的鱼运到义乌?”自豪之余,余福荣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决定在义乌开一家鄱阳湖鱼文化馆。

    余福荣说,如今他已40岁,之前都在企业上班,再不出来独立做些事情,以后恐怕就没有机会了。创业的冲动加上“鄱阳湖鱼文化馆”的创意,促使余福荣走上了创业路。今年初,余福荣的鄱阳湖鱼文化馆在义乌正式开业。

    在义乌,主打野生鱼的餐馆并不少。面对竞争,余福荣决定突出自己的文化牌。余福荣说,他的餐馆除了鄱阳湖野生鱼、特色菜、鄱阳县当地的厨师团队等招牌外,尤其注重文化体验。在他的店里,除了地道的鄱阳湖野生鱼,还有鄱阳湖鱼类绘本、传统渔具、湖区景观图、渔村历史风物等。此外,每年5月开渔时,他将组织客户游鄱阳湖,让大家登上渔船感受捕鱼的乐趣。

    在义乌推广家乡优势资源

    其实,开一家餐馆并不是余福荣的最终理想。余福荣说,从短期来讲,他要好好做餐饮,争取在义乌开出更多的鄱阳湖鱼文化馆。但从长远看,他希望挖掘鄱阳湖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然后借助义乌这个平台加以推广。

    余福荣的长远理想,和他爱读书的习惯有一定的关系。儿时的余福荣性格内向,他最大的乐趣不是和伙伴们玩耍,而是躲在家里翻看外公收藏的古典书籍。外公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文化人,在其影响下,余福荣8岁时就对《三国演义》、《世说新语》、《容斋随笔》等产生了兴趣。如今,看书已成为余福荣的习惯,在他的床头、办公桌上都放着古典文学类书籍。

    阅读让余福荣心怀淡淡的文化理想,于是,他决定以饮食为载体,大力推广鄱阳湖文化。余福荣说,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由于该地区经济仍相对落后,其颇具优势的生态和文化资源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和推广,作为鄱阳湖人,他希望能在这方面进行一些尝试。

    想在义乌落户生根

    从2000年至今,余福荣在义乌已14年。“我已成为义乌这座大厦的一粒沙子。”余福荣说,他是义乌这座城市中渺小的一分子,已深深地融入其中。余福荣觉得,义乌的门槛低,包容性强,是个发展的好地方。如今,余福荣一家人都在义乌,加上他介绍来的亲友,最多时有30多名亲友在义乌。

    从企业上班到自己单干,余福荣在义乌的发展一直比较顺利。余福荣说,和许多出来谋生的同学朋友不一样,他是个格外恋家的人。以前,他总认为不管在外漂泊多久,终有一天自己要回到老家,因为老家才是自己真正的根。不过,现在他开始逐渐转变了观念,觉得义乌和自己心目中的“家乡”并没有太多区别,希望在义乌落户生根。

    本报记者 贾振伟

阅读 1068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