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中科院南京地湖所寻找鄱阳湖区本世纪干旱成因

媒体:内详  作者:内详
专业号:掌上鄱阳湖 2016/12/21 7:01:18

本报讯(记者彭科峰) 进入21世纪以来,鄱阳湖湖区低水位屡创新低,极端干旱事件频发,对湖区及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等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日前,中科院南京地湖所刘元波团队在鄱阳湖区本世纪干旱及成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环境研究快报》《水文学与地球系统科学》等期刊。

刘元波团队采用1960年以来的水文气象数据,结合河湖水文水动力模型的模拟结果,通过建立湖泊水位标准化指数识别了干旱事件,区分了水量收支各要素变化对本世纪以来逐次干旱事件的贡献。

研究表明,从总体上看,入湖流量减少、出湖流量增加、湖区降水减少、蒸散增加对本世纪干旱事件的贡献分别为45%、24%、23%、8%。入湖流量减少归因于鄱阳湖流域的降水减少和蒸散增加以及流域内水库调蓄等人类活动因素;出湖流量增加则归结于长江对鄱阳湖的顶托作用减弱。三峡水库蓄水是秋季长江顶托作用减弱的重要因素之一,导致鄱阳湖干旱强度增加,但目前无证据表明它可单独触发干旱事件;三峡水库泄水会减弱同期发生的鄱阳湖干旱的强度,但其作用并不明显。

《中国科学报》 (2016-12-21 第4版 综合)

阅读 179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