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新建县·南矶乡·矶山村·2011.5.9(四月初七,星期一) 10:31
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矶山保护站会议室墙壁上的区内鸟类照片。2003年至2004年共记录到鸟类205种,其中水鸟89种(其中16种水鸟种群数量超过国际重要湿地的标准),将近全鄱阳湖地区历史纪录的70%。保护区处在东亚-澳大利亚水鸟迁飞线路之中,是重要的水鸟越冬地和中继站,在候鸟保护上具有国际意义。保护区内春夏季还是鄱阳湖主要经济鱼类如鲤、鲫和鲚的重要产卵场、索饵(育肥)场。
不过,眼前的干旱将会影响到今年越冬水鸟的食物来源。江西省科学院鄱阳湖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年华说,低水位拉长了湿生植物苔草的生长期,并往原来水生植物地带延伸,而后者是一些越冬候鸟的主要食物来源——如沉水植物如马来眼子菜和苦草的茎块是白鹤越冬的食物。另外,鱼类数量的减少也会对动食性候鸟造成影响。
江西·南昌·新建县·南矶乡·矶山村·2011.5.9(四月初七,星期一) 10:15
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矶山保护站的一位临时工,人称“老李”。53岁的老李主要职责是巡湖、值班和保护鸟类,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他忙的时候。“去年鸟的数量比往年多,种类也多。”他说。
当地媒体报道,去年南矶湿地首现数量约200只白鹤种群。江西省科学院鄱阳湖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年华认为,去年上半年至11月份,鄱阳湖维持的一定高水位,为处于地理位置相对较高的鄱阳湖南矶湿地沉水植物营造了良好的水生态环境,生物量较往年增加,为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源与良好的生态环境。
保护站的工作并非老李的全职工作,在冬候鸟离开的时间里,他在当地一家打石厂工作或在开渔的季节下水捕鱼。去年,他的收入在2万至3万元之间。不过,这不足于吸引他留在这片土生土长的地方。“村里只剩下老弱病残的了。”老李说年轻人差不多都出去打工,如果可以的话他也想到城里去,因为城里有好的教育、住房和福利。由于缺乏生源,当地小学已经关闭,村里的小孩读书面临入学难,要到路途遥远的县城去。
江西·南昌·新建县·南矶乡·矶山村·2011.5.9(四月初七,星期一) 11:21
一位村民正在为午餐做准备,砧板上的鲫鱼来自鄱阳湖。鄱阳湖记录鱼类有135种,南矶湿地保护区目前记录到58种,鲫鱼是其中主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占全湖鱼产量的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