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无事,坚持暴走两小时,我所谓的暴走,是以体力所及而言,不是大家常说的暴走,不过时间长了,感觉就是不一样,身体的各项素质比以前好多了。曾经有一段时间因其它原因不再坚持,明显感觉各个部位的运行似有隐患潜在,经过对比,决定还是每天坚持自己的暴走为好。
说心里话,真的不是象有的人开玩笑说的那样,是想让身体好点,多活几年,问共产党多要几毛钱,弥补以一下自己低工资的心理平衡。虽然有很多人干活不少,拿的工资不甚合理,自己也属于这很多之列,可往周围和不如自己的地方看看,有更多的人还不如自己呢。我总认为,该是自己的,就不会跑,不是自己的想要也不那么容易,不管自己怎么明着努力,还是极尽所能的暗箱操作。
自己走自己的路,想开些,只要舒服就行。
常走的路线上,有一条标语十分醒目,其中的“最佳宜居”在我的心中印象很深。
不管制作者是不知所以然的鹦鹉学舌,还是真有心在此力挽狂澜,都是目前生存环境所需要的。且不说由此有可能引起的仕途坎坷或政治风云,那都是有心人做的事,咱只说风月霜雪中的桃园宜居。
首先“宜居”是对人而言的,当然“最佳”是没有比这再好的啦。标语吗,是在号召,是一种向往,全国各地都是这样说的,没有一个地方政府不想把自己的辖区建成“最佳宜居”,可是要真正实现就不是那样容易的事啦。自古以来,全国公认的就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是这些地方自改革开放以来,似乎也在向不好地方的发展,首先一条可以说明,全国的减排任务中也有他们,湿地啊森林的也存在着人们不理解的趣向,虽然这些地方在全国在全球仍然是独一无二的宜居之处。这些地方有自古以来就有对资源利用的好习惯,尚切如此,何况全国其它地方。
一会儿说资源在增加,包括森林的湿地的,一会儿说资源在萎缩,有好多已濒临灭绝,一会儿这个地方说,经过加强管理,生态环境好转,生物多样性愈来愈丰富了,一会儿资料显示,河流源头湿地和草原正以可怕的趣势沙化,人类面对的生存环境愈来愈可怕了。这“宜居”别说“最佳”,人类的文明能象从前那样就真的不错了,当然,向往总往好的地方看是没有错的,只是为了政治和利,别对“宜居”只是喊,不真实的去做。
一位管资源培育和管理局长在年终总结会上说:上面的检查愈来愈频繁,系统内的非正常开支愈来愈多,这说明什么,一流的工作还怕一流的检查么。再傻的人一听,还能不知道这里面指的是什么吗,这种特色意味着将来的“宜居”会是什么。现在需要澄清的是中央的环保政策都落实到那里了,公务工作中老实意味着什么,不用提示,大家心里都给明镜似的。
不是说“宜居”就那么悲观,最关键的是少数人如何带着多数人去做。
不知怎么又想到了康熙,他如还能再世,能私访的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