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吴剑
在本次“两会”上,与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聚集在一起共商宜春发展,其中关于“紧贴后危机时代发展脉搏,策应鄱阳湖经济区建设”成为大家的热点话题之一。
按照国家鄱阳湖经济区规划,我市经济相对较强的“丰樟高”正处于经济区规划范围之内。市人大代表、丰城市泉港镇党委书记滕国军认为,被划入经济区范围内是机遇,更是挑战。一方面,国家必定会有具体的扶持政策出台,另一方面,国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他认为,经济区内各地要立足当前,按照总体规划要求,调整产业布局,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要面向未来,对今后的产业发展重新布局和规划,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要加大生态经济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发展低碳经济、融入低碳生活的氛围,让全社会都参与到生态经济发展中来。市人大代表、樟树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虹认为,发展低碳、生态经济,政府必须扭转以往的考评方式,从只重视主要经济指标运行转到关注绿色生态指标上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推进生态经济建设。同时,要积极研究国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有针对性地规划自己的特色产业布局,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凸显区域经济特点。
大家还紧紧围绕鄱阳湖经济区建设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市政协委员陈干渠认为,宜春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养殖大市,而策应鄱阳湖经济区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生态建设。为此,他希望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养殖污染的治理力度,推广种养新模式,普及沼气池建设等,促进养殖业实现良性循环的发展。杨永俊、刘江南委员则认为,发展新型能源产业是应对后危机时代、策应鄱阳湖经济区建设的一个关键之举。宜春要以国家科技部批复宜春国家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为契机,加大建设步伐,引入龙头企业,走出一条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除发展锂电新型能源产业外,宜春还要依托原有的农业优势,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着重在油茶、有机农业等方面取得突破,真正实现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在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作出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