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抢占新一轮大发展制高点,丰城市积极把握后金融危机时代低碳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主动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国家战略的新要求,坚持以“三个转变”加速低碳丰城建设,推动经济发展走生态、低碳之路。
一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经济由高能耗向低能耗转变。按照“筛选一批、引进一批、孵化扶持一批”的思路,出台了《丰城市关于扶持高新产业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意见》,市财政安排资金1000万元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专项奖励发展基金,安排资金5000万元建立了高新技术发展风险投资基金,科技三项经费至300万元。先后引进培育了惟思特、布兰森、华伍制动、好帮手电子等高新企业28家,其中国家级高新企业1家,省级研发平台1家,12项新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或填补国内空白。
二是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经济从“卖煤炭”向“卖碳汇”转变。围绕延伸壮大“煤-电-建”、“煤-气-电”、“煤-焦-化”等产业链,引进了新高焦化、港华燃气、泰山石膏等项目。围绕打造中国再生铝都目标,发挥丰城“江南废旧物资集散地”优势,建立了全省第一个省级废七类金属拆解、熔炼、加工基地,引进了美国兰通、四川凯迈等16家企业落户,到2010年再生铝产能达到60万吨,占全国的20%以上。围绕做优生物食品产业,充分利用丰城电厂余热资源,引进培育了恒天集团、恒顶食品、恒邑蛋白肽等13家企业,打造了全省第一条拥有完整大米生物食品转化产业链。
三是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经济从黑色向绿色的转变。建设“森林丰城”,以“认养一棵树,留下一片荫”树木认养活动和百万树木进城入院活动为载体,加快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投资5亿元,打造绿化精品11万亩。加快富硒产业开发,放大“中国生态硒谷”品牌效益,12个富硒产品标准被确定为省级标准。加快高产油茶产业发展,栽种高产油茶面积超6万亩,着力培植中国高产油茶之乡品牌。推进城市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快药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和隍城富硒温泉开发,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力争3-5年引进企业总部200-300家,实现税收10-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