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内详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09/6/12 10:35:26
据了解,石崇拜在古代很常见,将小石碑(或小石人)立于桥道要冲或砌于房屋墙壁,上刻(或书)“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之类,禁压不祥。
进贤县文物普查队发现的“泰山石敢当”石刻立于进贤县白圩乡石巷村一古井旁,面朝南,是一块上尖下方的红麻石。南面上端刻有阴阳八卦图案,图案下面中央竖刻“泰山石敢当”5个字。据资料记载,此石刻立于清乾隆时,一般为道士画的符咒,意在驱赶鬼神。据石巷村村支部书记梅康春介绍,石刻一直受到村民保护,故至今字迹仍清晰可见。
另一处辟邪石刻“百子墩”位于进贤县民和镇杨树塘朱家西南80米的小山坡上。清雍正三年立,除南北两面有较清晰的历史信息外,其余各面为素面。北面横刻“百子墩”三字,字体略大,下为4行竖刻文字,共57字,藏于地下的文字未知,落款为“皇清雍正三年仲月”。南面中间刻有一水泡状巨形虎眼,虎眼上下附刻柔软带状纹饰。据史料记载,在古代,老虎经常在此活动,危及到村民生命安全。为此,村民通过立此石刻寓意挡住老虎视线,免遭虎患,祈求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