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抚州日报 作者:刘晓刚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0/1/12 9:01:33
走进棠阴镇瑶下村,只见家家户户窗明几净,门前门后清洁有序。村民罗某家的厨房里,灶台上放着锃亮的沼气灶,灶台上方的墙面上安装着沼气净化调压器,炉子正呼呼地冒着气。罗某算了一笔账:“建沼气池我自己就投了800多元,国家补贴了1600多元,过去烧液化气40多天就一罐,现在用上了沼气,方便又实惠。”县新村办工作人员说,到去年年底,全县“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总数将达到4900余座,每年可产沼气190余万立方米,按热值折算相当于石油液化气730余吨,直接经济效益可达380余万元。
在中港乡鹿岗村,几座酒坊正在酿制米酒,几间新修的标准化养殖场里饲养着生猪和鹅,养殖场边建设了几座沼气池,形成了“酿酒—酒糟—养殖—沼气—种植”的完整生态链和“猪—沼—果”一体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去年以来,该县大力推进畜牧生态健康养殖,按照标准新建一批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已建成10余个500头以上生猪生态健康养殖场。
瞄准高于73.5%的森林覆盖率指标,按照应栽尽栽、应绿尽绿的要求,该县紧扣“园林城市、优美乡村、生态园区、绿色通道、效益山林”目标,以荒山造林、集镇绿化、城区绿化、公路绿化、工业园区绿化为主,“一大四小”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至目前,全县山上绿化完成4.37万亩,山下造林绿化1.3万亩,城市绿化85亩,建制镇绿化20.3亩,荒滩荒地绿化1727.1亩,省道绿化1202.89亩,县乡公路绿化204.8亩,新增城市公共绿地面积5.5万平方米,展现出“一河清水、两岸绿色”的城镇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