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鄱湖候鸟人

媒体:内详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5/12/24 7:01:48

《凤见》2015-12-21作者:史玉琨 刘嘉炜冬季的鄱阳湖没有了丰水期的烟波浩渺,芦苇和沼泽让这里成为了全球越冬候鸟的天堂。每年都有数十万只候鸟经过数千公里长途跋涉抵达鄱阳湖。为了保证这些精灵们有一片安全的栖息之地,有一群年轻的护鸟人把青春和汗水挥洒在了这里。江西鄱阳湖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枯水季节水落滩出,野草丰茂,芦苇丛丛。每年秋末冬初,成千上万只候鸟从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日本、朝鲜以及中国东北、西北等地来此越冬。《凤见》摄影师借助无人机在鄱阳湖核心区域进行航拍,把冬季鄱阳湖最美丽的一面呈现出来。在南昌市新建区的南山岛水域,成千上万只候鸟飞过这片金色的沼泽。鄱阳湖被称为“白鹤世界”、“珍禽王国”,如今,保护区内鸟类有300多种,近百万只,其中白鹤等珍禽50多种。为了保护候鸟,《江西省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候鸟保护规定》于1996年出台。一只在鄱阳湖越冬的候鸟撞在了有着“候鸟杀手”之称的天网上。这种由三米高的竹竿和细网组成的装置,一度严重威胁到了候鸟的生存。为此,江西省政府进行了大力整治,天网渐渐地从鄱阳湖区消失。不过,在利益的驱使下,仍然有极少数不法分子铤而走险。为了对抗那些偷捕盗猎分子,保护区成立了管理站巡护员小分队,来守护候鸟的越冬天堂。画面中这些带着望远镜和照相机的人,并不是普通的摄影爱好者。每天都在鄱阳湖中穿行的他们,就是这次故事的主角——鄱湖候鸟人。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南山管理站是离南昌市区最近的一个候鸟管理站。在这里驻扎着6位巡护员,都是纯爷们,平均年龄不到30岁。摄影师跟随他们深入鄱阳湖的核心地带,开始了一次护鸟之旅。早晨天蒙蒙亮,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位于南昌新建区的南山岛上有一栋建筑就亮起了灯。7点钟之前,巡护员们就要集合,准备出发前往湖区。管理站里年纪最大的是站长万松贤,“安全第一,安全第一”是他的口头禅。作为资历最老的巡护员,每天上午出发之前,他都要为队员清点救生衣等安全器材。对于其他队员来说,万站长更像是他们的兄长。由于冬季的鄱阳湖是枯水期,到处可见芦苇和沼泽。有些监测点可以乘船,有些监测点就要靠小三轮载着大家去。“司机”段漠山是6名巡护员中唯一的南山岛本地人,同时他也是后勤大总管。除了段漠山之外,管理站还在当地临时聘请了几名季节性巡护员。鄱阳湖鸟类保护的工作大多数是在冬季进行,巡护员不仅要和寒冷的天气进行斗争,还要练就一身好体力。每天在野外的芦苇荡里步行十公里左右,对他们来说都是家常便饭。由于长期的长途跋涉,巡护员的鞋子消耗得最快。有人说,在鄱阳湖区的美景中漫步很浪漫,但对于巡护员来说更多的是责任。这些年来,为了保护鄱阳湖的候鸟,江西不仅下大力气招募了许多高学历人才,在硬件设施上也是投入巨大。GPS、高倍望远镜,数码相机成为标配,人手一个。鄱阳湖区面积巨大,南山站要负责两条巡护线路,所以每次巡护都会分成两个小分队同时乘船出动。冯磊和小缪组成了一队搭档。冯磊是个典型的山东汉子,身板结实话不多。由于对鸟类研究十分痴迷,硕士毕业后,他把自己的青春岁月全部奉献在了南山岛上。小缪是个“90后”,上饶人,最近才来到南山岛。一大清早,顶着湖区的寒风,小缪开始观测鸟类数据。“干这一行有个必修的绝活,就是面对一片密密麻麻的鸟儿,不仅要在短时间内估算出大致的数量,还能找出不类种类的鸟,所以巡护员都有一双火眼金睛。”小缪说。而正是有了这些巡护员的宝贵数据,鄱阳湖的珍惜候鸟种群才得以被科学的监控和保护。通过望远镜,小缪看到不少游人在观鸟的时候,用挥手或大声喊叫的方式去驱赶鸟儿。小缪说,这种行为会惊吓到鸟儿,“就好比人在饭店里吃饭,突然有人大喊大叫,会不会影响你的食欲?”回在船上,小缪的手套不小心掉到河里去。他刚要去捞,就被船工制止了,刚来南山岛3个月不到的小缪还不知道血吸虫的危害。船工小心翼翼地帮他把手套捞起来,并告诉他千万不能碰到芦苇附近的水。在另一艘船上,来自河南的胡山林和李建新组成了巡护搭档。这些天中国林科院来了两位女硕士到管理站做调查,这对于全爷们配置的南山站来说也算是件新鲜事了。两位女生和他们一起出外勤,这让“90后”小伙胡山林有点小兴奋。而刚调到湖区来工作的李建新,似乎还没有为在野外工作做好准备,他穿的衣服也比其他人都单薄。在船头记录GPS数据的他,双手早已被寒风吹得发麻。一天下来,嘴唇都被北风吹的裂开了口。就在胡松林和李建新准备结束巡护的时候,有条从鄱阳县开来的渔船靠了过来。船上的人说,在两公里外看到有不法分子设置的天网。胡松林说,因为加大了整治力度,上一次在鄱阳湖区看到大型天网还是两年前的事了。接到举报后,小胡一组人把船行驶到了渔船举报的地点,经过一番巡视,用肉眼并没有看到周围有可疑的装置。此时,距离早晨出发已经有近3个小时了。就在大家都想放弃的时候,小胡再次用望远镜仔仔细细地扫视了一遍远方,终于在西北方两公里的地方,看到了模糊的竹竿。他用摄影师的手机对准望远镜拍下了这张照片,红圈处就是支撑天网的竹竿,巡护员的火眼金睛再次大显神威。由于附近的湖水太浅需要调集小船和下水服装,所以小分队只能先返回管理站。回去之后,小缪第一时间用小胡上午记录的GPS定位点,在卫星地图上标记出了天网的位置。原来不法分子十分狡猾,这个标记点正是在南山站的管理区边界线附近。如果超出了边界,管理站就无权拆除天网,需要汇报上级部门。当天下午,大家再次集合准备出征,小缪带着装备坐着摩托车冲在了最前面。万站长说,这个刚来几个月的小伙子身上有自己当年的影子。随着“突突突”的马达声,巡护员们又上路了。这次,大家意外发现远方竟然出现了海市蜃楼。开船的老船夫说,跑船看到这东西会有好运气。此时,已经是夕阳西下,鄱阳湖上的渔船都已经收工,只看到巡护员们的身影还在忙碌着。太阳接近地平线的时候,这一地带的天网被全部拆除。在回程的路上,一轮美丽的夕阳挂在天边,一群候鸟正巧飞过,仿佛在感谢这些年轻人为保护它们生命所付出的努力。没有他们,就没有这些精灵们的自由飞翔。

阅读 160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