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江西日报 作者:邓爱勇 吴红忠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0/4/7 7:56:28
近年来,渝水区把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等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抬高项目准入门槛,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在项目引进上,该区把“环评”作为第一审批权和企业进驻的首道关口,对那些科技含量高、产出比例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轻的项目和环保型项目加盖“绿色图章”,区级领导直接挂靠,配套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从立项、审批到水电、交通、通信等全方位服务。而对那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达不到环保要求的项目,则一律拒之门外。近几年,该区已有10多个5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因高耗能、高污染而吃了闭门羹。对已引进的项目,区环保部门实行跟踪监督制,指定人员对企业建设环保设施进行督察,发现问题立即纠正,保证污染物能够达标排放。去年,全区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较上年分别降低2.5%和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