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保一湖清水 丰城709座水库山塘退出养殖承包

媒体:内详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2/1/9 8:10:29

    新华网江西频道1月9日电 (袁方坤)日前,行走在丰城市的紫云山、潘桥等大中型水库,只见水面平静、环境优美。市水利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全市10座大中型水库已全部通过了检测,达到国家三类地面水源水质标准,这是该市以实际行动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实施水库、山塘退出水面养殖承包带来的喜人变化。据介绍,2010年开展这项工作以来,丰城市共有709座水库和山塘退出了水面养殖承包,其中大中型水库10座、小一型水库38座、小二型水库176座、山塘485座。

    丰城境内有10座大中型水库、38座小一型水库、352座小二型水库、1455座山塘,这些山塘水库的水流经赣江和抚河进入鄱阳湖。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这些水库、山塘陆续承包给农民,成为立体养殖的“聚宝盆”。然而,随之而来的是饲料、人畜粪、化肥药物投放造成的水质过度营养化和地表水的污染。为确保鄱阳湖上游水质和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安全,经过深入调研之后,该市把保护“一道清流”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实施,于2009年成立了水库水质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并在2010年初提出力争通过3年努力,使水库、山塘全面退出养殖承包,禁止投放饲料、人畜粪、化肥药物,实现由“肥水养鱼”到“人放天养”,使水质全面达标。

    对于这项生态工程,群众反响很好。水库和山塘的承包者也心平气顺、大力配合。市水利局负责人说,这是丰城市委、市政府采取科学化、人性化原则,疏堵结合、有效安置的结果。该市规定在承包合同中止后,补偿水库管理部门损失的承包费,为此全市各级设立了6000万元专项补偿金,每年拿出2000万元进行转移支付;承包方不需支付水面租赁费,水库中“人放天养”的水产品仍由其捕捞3至4年。按属地管理原则,各乡镇还为限期退出水库承包建立了考核、补偿、监管等机制。2010年底,该市占全市水库山塘蓄水量一半的10座大中型水库全部退出了承包。截至去年11月底,38座小一型水库也全部退出了养殖承包。

    在水库、山塘退出养殖承包进行“人放天养”时,该市农业、林业、环保、疾控中心等部门形成齐抓共管的合作机制,在聚雨区实施“一大四小”绿化、富硒生态农业、工业减排治污、农村沼气、水利设施建设等综合治理工程,以构建生态系统保护网络。为涵养水库水源,市财政还安排6000万元资金,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346座小二型水库的除险整治工作。

阅读 251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