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1年多,10头麋鹿从北京搭乘专车,在技术人员的精心照料下,于近日顺利抵达鄱阳湖。”记者30日从江西省野保局了解到,3头公鹿与7头母鹿在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组成家庭,供游客观赏的同时,还将进行相关研究,让麋鹿在鄱阳湖生活及繁衍后代。
角似鹿非鹿,脸似马非马,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被俗称为“四不像”的麋鹿是中国特有物种,历史上麋鹿的分布区西至山西的汾河流域,北至辽宁的康平,南到浙江余姚,东到沿海平原及岛屿。鄱阳县野保站站长杨启波告诉记者,史料记载在广袤的鄱阳湖也有麋鹿生存繁衍,这次的麋鹿入赣计划,算是麋鹿久别回归故里。去年底计划引进20头,可担心麋鹿对新居环境生活不适,以及养殖经验上不足等方面的综合考虑,最终与北京麋鹿苑博物馆达成协议,压缩了一半。今后将靠这10头麋鹿繁殖后代,从而扩大麋鹿规模。
据杨启波介绍,为了更好地掌握麋鹿养殖技术,特别派了一名技术人员到北京麋鹿苑博物馆学习20余天,了解如何管理麋鹿、喂食等方面的技能。上周去北京办理麋鹿引进手续,亲自到养殖园里呆了3天。麋鹿生性好动,在从北京调运到鄱阳湖的过程中,由北京麋鹿苑博物馆配备专门的运输车及一名技术人员。担心麋鹿在车上乱窜伤身,给其打了些麻药,处于半昏半睡的状态。本月25日晚,10头麋鹿顺利抵达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公园为麋鹿提供了450亩新家园,配备了完善的科研管理区、驯养繁殖区和野化训练区,以保障麋鹿种群的稳定增长。从近几天的情况看,麋鹿恢复得很好,基本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
杨启波表示,引进10头麋鹿并将不断扩大其种群数量,实现麋鹿的就地保护,逐步恢复鄱阳湖湿地的原有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为下一步麋鹿放归野外试验研究作准备。(来源:信息日报 记者秦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