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入选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江西唯一一个上榜城市;环境质量好中趋优,捧回“江西省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先进设区市”奖牌;2010年在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位居全省设区市第二;最近,又被省政府评为江西省十一五节能工作先进设区市。
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之一,鹰潭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最大受益者。近年来,鹰潭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一江两河”保护治理力度,全面建设生态环境屏障,突出发展低碳与生态经济,全力培育环境友好产业,打造绿色生态鹰潭,建设秀美鹰潭、宜居鹰潭。
“绿色”产业风生水起
鹰潭在加快经济发展中,强化“绿色发展就是核心竞争力”的理念,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要求,从企业、产业和园区三个层面,从生产、流通、消费等多个环节,加强资源循环综合利用,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宜居城市呼之欲出
近年来,鹰潭市全力推进大铜业、大物流、大旅游、大框架城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大一新”发展战略,把城市建设作为推动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重要抓手,通过拉大城市框架、精心打造城市亮点、以人为本管理城市,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宜居宜业的城市发展之路,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卫生城市和园林城市。
目前,鹰潭市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7%,绿地率38.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03平方米。“林在城中、城在林中、山水相依、和谐秀美”的魅力鹰潭进一步凸显。前不久,在2011中国休闲城市发展综合评价报告中,鹰潭被评为“最宜居休闲城市”。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鹰潭市始终坚持建设与保护并举,经济与环境双赢的原则,通过加强、加大污染控制力度、加快环境基础建设等措施,全面推进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工作。在造林绿化方面,按照省委“治水先治山”的思路,深入实施“一大四小”工程,抓好道路、村庄、园区、集镇等绿化工作。2010年完成造林面积8.5万亩,新增城镇绿地面积70.58万平方米,使城镇人均绿地面积达13.2平方米。
民生工程稳步推进
全面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促进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协调发展,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从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角度实施民生工程,就是要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增强社会保障能力,促进就业,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十一五”时期,鹰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8843元增加到1561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640元增加到6249元,年均增长11.4%;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5万人,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达100%……
文/图 李文 记者刘祚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