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我的第一次(2)
从陕西定边进入宁夏,大地就完全不一样了,黄土高塬的黄土厚重不见了,那种粗线条的雕刻从眼前消失了,所有的沟壑里的绿色和岭头上的蛮荒似乎突然间就没了踪影,代替它们的是石砾铺成的上面长着稀疏草丛的平地,起伏坡度不大少有生气的伸延到远处的青灰色的山下。村落少了,人迹少了,牛羊等草食动物也都不见踪迹。
天和陕西定边那边没有大的区别,下午,多云,蓝处不很蓝,云也不是很白,风轻轻的不是很狂,难见飞沙,也没有走石。
忽然,车窗外飘过驼峰一样的黄土堆垒,不很规律整齐,完全一付断垣残壁的模样,几个保护古长城的宣传标语走进眼帘,让我醒悟过来,哦,我来到了长城脚下。
又见车窗外一片辐射状的绿色,由路边向外成行状伸出去,那绿色带有非常独有的灰白成分,我想那可能就是人工种植的构杞吧。
我第一次眼遇如此状况的生态环境,更没有我想象的戈壁、沙漠、草原的概念。但我敢肯定,这儿不是沙漠,因为眼瞅见的那分明是小石头,不是沙呀。当然沙也是小石头,可通常我们认为沙和石头的大小是有区别的。还有,我也说不清这儿是不是草原,究竟多少草的盖度才能称其为草原,我真的不知道。戈壁、沙漠、草原几个根念在我的脑子里象车轮一样旋转着,我非常恼火自己的没文化,怎么就不能给自己的眼遇一个准 确的定义呢。此时,心里对“少壮不努力,老大徙伤悲”这种传承文化的含义,才有了切身的体会。
后来我就想,你不叫真不就行了吗?传承文化里不是也有“难得糊涂”么。于是就觉得,人生吗,全在自己认为,你去掉灰色的不就全是光彩的了么。
我闭上眼,想着那些起伏的土堆,就亮出了自己也不欣赏的半瓶之醋:春秋已去都往事,谁知那时啥场景。胡月若能记风雨,血泪其不凝繁荣?垒土不知何处去,魂绕沙砾千年鸣。一页传承千种悟,几点绿色几点青。孤烟遥思汉女情,千山不识万家空。今人游玩此处过,几人念及那些功。
夕阳已去了,前面是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