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地持续发展,达到生态与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统一。
实施沃土工程,减少化肥施用量。施用化肥使农作物增产,其作用非常巨大,但因其对环境影响较大,所以我们要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实施沃土工程做到科学使用和尽量少用化肥,沃土工程实施内容是: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大力恢复绿肥种植;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增施有机肥,与无机肥合理搭配施用;研究开发长效缓释控释肥料;实施中、低产田改造示范工程。
实施绿色植保工程,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化学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具有高效、速效、方便的特点,但是对环境有较大的破坏活动作用。我们必须加大绿色植保技术推广力度,并按作物类别,将绿色植保技术集成组装,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全市实施:频振杀虫灯灭虫技术;性诱剂诱杀害虫技术;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稻田及时耕沤除螟(虫)技术;水稻秧田超级送嫁药及穗期混合用药保穗技术;淘汰感病品种及种子消毒处理技术;农药增效剂应用技术;安全、科学使用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农药技术;大力推进专业化防治,加大病虫统防统治力度。
实施农村沼气等清洁能源工程,促进对生态林的保护。大力推进农村沼气工程。现我市已建户用沼气池19.2万户,今后要加快推进速度,使户用沼气池达到适宜农户的30%以上,规模化养殖场的大中型沼气池达到适宜畜类养殖场的40%以上,所有沼气都推广秸秆气化技术,以提高产气效果。大力推广省柴节煤灶,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实施无公害(绿色食品)产业化工程,打造环鄱阳湖区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带。近年,我市加快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生产步伐,认证无公害农产品83个,绿色食品64个,有机农产品63个,为了加快产业化进程,打造环鄱阳湖区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带,今后要通过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加工业,开发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形成农业环保一体化产业,促进地区环境,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
实施庭院经济工程,努力建设好生态家园。以单个农户为生产单元,充分利用庭院的设施、资源和劳动力等优势,农民在自己的住宅院内及与宅基地相连的自留地、承包地、水面或山上,因地制宜地从事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各种适应庭院生产经营,适用我市丘陵、山区农户的庭院生态经济模式是“养殖业→沼气→种植业”的三位一体模式,可衍生成“猪→沼→果”、“猪→沼→菜”、“猪→沼→鱼”三种类型。
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减少农村环境污染。针对农村垃圾污染严重状况,全市已经开始实施“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据实施的情况来看,目前还只局限于村庄街道的生活垃圾,但对弃之在田地和沟渠旁的农田残膜和农药废弃包装物,目前还没拿出回收处理办法,而这两类垃圾恰恰是农田农村环境的最重要污染源,粗略统计全市每年农膜使用量在5000吨以上,用后弃于田间的废膜每年应在3000吨以上,全市农药使用量在8000吨以上,弃之在田边和沟渠旁农药袋、药瓶在5000吨以上。建议政府要制定政策、加强管理,把农用残膜和农药废弃包装物的处理技术提上议事日程。
(作者单位:九江市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