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中部湖区枯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
媒体:原创 作者:鄱湖水专业号:鄱阳湖水文人
2009/11/4 23:47:23
鄱阳湖中部湖区枯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
在2000年至今的10年里,鄱阳湖中部湖区水位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以位于鄱阳湖中部湖区的都昌水文站为例,10年中年最高水位超过警戒水位(19m)的只有2002年和2003年两年,超过警戒水位1m的只有2002年一年,2000—2009年年最高水位平均值17.94m,比1990—1999年年最高水位平均值低2.67m;2000—2008年平均水位13.25m,比1990—1999年平均水位低1.04m;近10年来,年最低水位不断刷新历史记录,1952—2006年最低水位8.62m,出现在1979年1月12日,2007年最低水位8.18m,2008年最低水位8.05m,2009年最低水位7.99m,一年比一年低,如果目前的干旱天气持续下去,到12月下旬—明年1月上、中旬,出现比7.99m更低的新的最低水位的可能性极大。由此可见,无论是年最高水位,还是年平均水位,或是年最低水位,都呈现下降态势,以最低水位的下降最显著,下降速度和幅度均最大,表明鄱阳湖中部湖区枯水正在加剧,抗旱形势日益严峻。
近10年来,鄱阳湖中部湖区枯水出现时间呈大幅提前变化趋势,正常年份(历年平均情况)都昌水文站13m以下的枯水要到11月上旬后期(11月5日)才出现,而2006年出现在8月中旬末期(8月19日),提前76天;今年出现在9月25日,较正常年份提前41天。枯水时间提前,不仅影响沿湖城乡取水用水,也影响鄱阳湖洲滩植被正常生长和湖泊生态与环境。尤其是9m以下极枯水位的出现,严重影响城镇集中供水,例如都昌县县城自来水厂的取水口高程,是依据2000年以前的枯水资料设计的,当水位低于8.9m时便影响正常进水,水位降到8.5m以下则必须采取人工加泵二级取水,不仅加大取水成本,也加大取水困难和风险,遇到临时取水沟堵塞、小型水泵故障、停电等情况,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城镇供水,例如2007年底至2008年春节期间,都昌县城附近十几万人用水受到严重影响,2009年春节期间都昌县城居住在地势较高处或楼层较高的4万多居民无法正常用水,严重影响了他们节日期间的生活秩序。与此同时,沿湖农村居民家用小船和大量货运船舶无法通行,对农村居民生活和航运经济造成重大影响。
鄱阳湖中部湖区近几年来的枯水程度比北部湖区更加严重,主要原因在于北部湖区在极枯状态下能得到柘林水库水资源调度水量的及时补充,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北部湖区枯水情势。
(鄱阳湖水文局:闵骞 苏崇萍)
阅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