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丰城“绿肺”治污遭遇权属制约

媒体:大江网-新法制报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0/5/19 7:27:21
水政、环保等部门均称沙湖公园污染与己无关 目前治污已纳入该市市政府工作报告

  丰城市老城区有一个水陆面积达10.33万平方米的沙湖公园,据史料称,该湖自唐朝就已存在,历经千年而不干涸;公园中的“剑匣亭”,更是被誉为丰城市四大文化遗址。然而就是这样一座历史悠久、人文气息浓郁的沙湖公园,数年来却饱受生活垃圾污染,相关职能部门遭市民质疑却束手无策。

  记者调查后发现,制约治污原因竟是沙湖的权属问题。

湖面上垃圾随处飘

  “沙湖脏乱现象已存在六七年”

  站在沙湖边水政监察大队七楼顶上眺望,面积达10.33万平方米的沙湖公园因有薄雾萦绕,有一种朦胧而静谧气息。被誉为丰城市四大文化遗址的“剑匣亭”就矗立在沙湖公园中心“云洲”之上。史称“宋代朱熹三次访杰士盛温如于此”,令人遐想。

  然而,当你通过无人看守的铁门,沿着一座小拱桥进入“云洲”,即可见晨雾笼罩下仍难掩其破败脏乱的“剑匣亭”:枯滕覆盖着整座亭子;台阶上满是散发着腐烂气味的落叶;白色、黑色的不雅题字涂满了栏杆与廊柱,甚至连“剑匣亭碑记”也难以辨认;亭子多处被人为损毁……

  通往湖心亭的30米九曲回廊上,有多处散发出恶臭的宿便;湖心亭中,更是垃圾遍地。

  绕湖一周,只见湖面上五颜六色的生活垃圾从未断绝过,其中以白色的饭盒最多,间或还有一些动物的腐尸在水面漂浮;靠近丁家村的湖面上,那些生活垃圾竟堆积如山;随时可见有居民将垃圾往沙湖乱扔、乱抛,那为数不多的几个垃圾收集箱成了一种摆设。

  一位沿湖清扫人行道上垃圾的环卫女工告诉记者:“沙湖的脏乱现象已存在六七年了,或是更长时间,在靠近居住着数千人的丁家村最为严重。”

  “沙湖污染不归我们管”

  “为什么在丰城市中心会存在这样一个触目惊心的污染问题?相关职能部门都在做什么呢?”

  丰城市水政监察管理大队就在沙湖公园大门的正对面,两者距离之近,人站在大队的三楼办公走廊上就可将沙湖里的鱼钓上来。面对质疑,雷大队长直言:“坦率地讲,对沙湖公园水污染这一块,我们也可以说是没有作为……虽然沙湖就在我们眼皮底下,但确实没有思考过这件事!”

  不过,雷队长及另外几位负责人自有他们的理由:“我们确实也没去管,水政大队是水利局的二级单位,只是对水事纠纷和地下饮用水的水源安全问题进行执法。沙湖的水不是饮用水……所以,职责上也没有规定我们要管,水污染应是环保部门管……”

  “你能就沙湖现在的水质等级,作一个通俗的比喻吗?”记者问雷大队长。

  雷大队长说:“湖里的鱼,真正的丰城人是不会去吃的!”

  而当同样的问题抛给丰城市环保局局长助理时,给出的回答是:“很早以前,城镇污水是直接排入沙湖公园水域里的,大概在2000年,我们政府就出了一笔钱,将这些污水改了道……现在,若还有污染的话,那就是丁家村村民污染的……那些大堆的白色污染,系环卫处管……环境卫生和环境保护,是两个概念……”

  因为很忙,这位助理只能对记者长话短说:“关于沙湖公园的环境保护,我们环保局要做的已做了,现在的污染跟我们环保局没关系……剩下的是丁家村的村民要自律;其次,环卫部门,你是主管垃圾这一块的,你应该作出禁止向湖里倒垃圾的规定……”

  而市容监察大队一位负责人则告诉记者:“沙湖公园治理,若是垃圾,就是城管局管,我们主要是管平常的环境检查与执法……主要针对企业的排污,还一个是餐馆的油烟、噪音,沙湖的污染跟我们有关系,但关系不大。”

  “环保局没管过沙湖污染问题!”市城管局雷局长毫不隐瞒自己对环保局的抱怨。

  “城管每年都挤出几万元雇人去清理,但也只能清理地面的一些垃圾。前些年还专门找了一条小船,专门请人清理湖面上的漂浮物……”雷局长说,“但毕竟这只能是权宜之计,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

  显然,沙湖污染是雷局长的一块心病:“一是资金缺口大,二是特殊的地理位置……沙湖是城中村,存在管理上的尴尬。说到底,还是一个权属问题,沙湖的产权属于丁家村,而沙湖的设施是政府投资的。就是说,政府投资,丁家村管理。而丁家村有四五千人,村民比较剽悍……”

  “政府投资,丁家村管理”

  “沙湖之所以出现这样一种状态,有一个特殊的原因,那就是‘政府投资,丁家村管理’。”丰城市政府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这位工作人员介绍,1982年,丰城县人民政府先后拨出专款,在沙湖兴建公园。在入园处,建有一座宽4米,长30米的曲径桥,桥两侧装有镂花空心银白栏杆,连通公园;园内还有儿童乐园、旱冰场和碰碰车等,随后又新建了许多景致,供人们游览湖色风光。

  “‘丰城物华天宝地,沙湖独占一支春’。公园自开放以来,每月接待游客近万人次,凡节假日,前往公园游玩的人更多。”说起当年的沙湖公园,该工作人员仍赞不绝口。

  据了解,沙湖公园最初面对公众开放时,还向游客收取门票,门票收入用于公园的维护。不久,丁家村委会见有门票收入,就强烈要求由丁家村委会接管。由于缺乏公园管理经验(门票收入并未作为管理基金用于公园的维护而是被分掉了),没过上几天好日子的丁家村委会很快就陷入混乱。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杨柳湖公园的竣工、新城区的兴旺,沙湖公园开始衰落了,没了门票收入,本来投在维护上的费用就不多,不久就干脆一分钱也不投了,沙湖公园成了一个无人管的烂摊子。

  多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剑南街道丁家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证实了这一过程。

  对此,市民纷纷向市政府提意见。市政府最初搞了一个概算,发现投入太大了,最后定了一个调,政府每年出两三万元,将沙湖公园的环境卫生“打包”给了一家物业公司。沙湖公园被物业公司托管之后,物业公司就将水面租给一养鱼户养鱼。

  “近年来,丁家村建房热情高涨,村民都纷纷沿着沙湖边上建房,以致湖边上那条将近15米宽的路搞得一塌糊涂。骤然激增的村民根本没有环境保护意识,为图便利,所有的生活污水与垃圾都直接往湖里倒,”丁家村委会一位丁姓负责人无奈地说。

  政府拟投入千万建城市“绿肺”

  在沙湖公园旱冰场侧边,有一幢破败的办公用平房,在这幢曾经风光的办公用平房的墙体上,记者发现一位自称为“一忠心恳求者”的市民用石块刻在水泥墙体上的一行字:不要让我们失去这个可以变美的地方。

  “剑邑论坛”是丰城一个流量极大的网络互动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记者看到很多人对沙湖公园怀有很深的情感,很多留言充满感伤。

  那是丰城人对沙湖的集体记忆,这些记忆深藏在人们的内心,长久地温暖、湿润、感动整整一代人。

  在沙湖边上一幢很旧的平房里,住着一对年已古稀的袁姓夫妇,老妇人从一本相册里找出几张沙湖的照片,当她翻到一张赛龙舟的照片时,她的眼睛变得湿润起来,那是一张似乎听得到哗哗溅水、嗨嗨号角与咚咚擂鼓声的照片。

  “那年端午,好几个乡镇在沙湖举行龙舟比赛,成千上万的人站在湖边观看、呐喊……那满湖的水又清又亮……”

  “那个时候,很多的年轻人约会,都会选择在沙湖。每天黄昏,成双成对的男女就依偎着坐在湖畔的石椅上,看落日、看月亮……”

  “丰城市委、市政府已意识到了沙湖公园污染的严重与治污的紧迫,”城管局雷局长告诉记者,市长涂水泉在今年3月25日所作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将沙湖公园的治污列入2010年重点办好的十件实事中,对沙湖公园进行清淤改造,预计投入上千万元,并启动建设污水处理、下水道改造、垃圾压缩填埋等系统工程,大建城市‘绿肺’,到那个时候,困扰多年的权属问题也将一并解决。”

  文/图 记者李光明

阅读 566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