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春节,丰城市新老城区万木争春,流光溢彩,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春景图令人赏心悦目。这是该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的新变化。近年来,该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着力打造生态低碳宜居城市,加快“开放大气、和谐秀美”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如今,该市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到36.8平方公里,基本形成总面积73平方公里的中等城市路网框架,城镇人口达59.2万人,城镇化率达43.5%。
主动融入南昌城市经济圈,在发展方向、城市定位、产业布局上下功夫,高起点规划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剑邑大桥全面通车后,丰城市把规划调整为“一江两岸、一江三桥、一城五区”,在老城区、新城区、工业园区、丰城矿区的基础上,增加了生态经济区。在城市定位上,打造南昌卫星城、江南重要能源城、中国生态硒谷太阳城、中国精品陶瓷产业城、南昌“后花园”城市五张名片。产业布局方面,统筹考虑城市、园区、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其中新城区用500万元资金撬动了120亿元的投入。在把园区作为城市核心区建设时,尤其注重根据产业建设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剑南街道兴建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尚庄街道发展配套服务业,曲江镇形成循环、水运、生态休闲等六大产业格局……华英禽业、圣迪乐村生态食品、金丰啤酒等,一批投资上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落户乡镇(街道)。
超前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标准建设以功能配套为重点的宜居城市。该市着力营造传承历史的人文环境、绿色生态的自然环境、设施配套的生活环境和居者有其屋的人居环境:弘扬底蕴深厚的剑文化、瓷文化、水文化等,投资2000万元对孔子庙、龙光书院、剑池、剑匣亭四大文化遗址进行维修,投资3.3亿元建设和合塔及丰水湖公园、玉龙河等一批重点文化工程;树立“造绿就是造福”理念,全力推进“森林丰城”创建,目前城区绿化覆盖率达50.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3平方米,道路绿化率达100%;先后对城市公交车、出租车进行升级换型,完成了剑邑大桥、龙光大道、105国道改造等路网工程建设,老城区投入4000多万元完成沥青路面改造;累计建设经济适用住房871套、廉租住房1096套。
高效能管理,积极探索城镇化发展新模式。该市创新“花钱买管理、不花钱养人”的管理机制,将市政养护、绿化管理和卫生保洁“捆绑拍卖”;形成了市、街道、社区三级管理网络,成立了城管、公安等为一体的综合执法体系,建立了由市容环境综合监察大队牵头,环保、工商、卫生防疫等部门参与的联合办公机制。为进一步提高效能,去年7月,该市成立了“12319”调度指挥中心,安装了20多块电子显示屏,通过监控中心摄像实时掌控市容环境卫生、街面秩序及市政设施状况。调度指挥中心的成立,标志着该市城市管理向数字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迈出了实质性步伐。(袁方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