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目江欧里段:潺潺清水仍需精心呵护
媒体:每日新余 作者:记者 何智勇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0/1/8 9:24:20
继元旦前夕孔目江源头洞村之行,1月5日,记者冒着严寒重返孔目江上游欧里段走访调查。尽管寒风萧萧、冷雨霏霏,但一路所见所闻,却令人温暖如春。汽车七转八拐大概行驶了八九分钟,我们一行来到一对名叫永安的小煤矿。踏着泥泞的黄泥巴路,沿着台阶拾级而上,一座容积达200余立方米的废水沉淀池映入记者眼帘。据悉,有了这个小“宝贝”,小煤矿所产生的地下废水就可基本实现零排放。据随行的欧里镇党委副书记邹三保介绍,自2008年孔目江整治以来,该镇以铁的纪律、铁的手腕、铁的措施先后依法关闭企业56家,其中小煤矿14对、洗矿厂1家、采石场22家、石灰窑16家、工业企业3家。目前全镇仅保留5家采石场、18对小煤窑和1家工业企业,并且都严格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进行了整改,兴建废水沉淀池,加快植被恢复,实行洒水除尘等。
集镇、医院及沿江村庄生活污水是否直接排入孔目江?是否推广使用生活污水生化处理池?这是记者此次重返孔目江所关注的重点。在欧里镇采访,记者了解到,该镇筹措资金300余万元,先后兴建了瑶早里、白梅、皇华、木村、昌坊及镇医院、集镇等8个生活污水生化处理池,运转都比较正常,效果良好,从而扎实有效地保护了孔目江上游水质。
欧里镇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长期以来,由于采石、选矿等人为破坏,该镇附近的门口山、雷子殿山大块大块地裸露在外,面目全非,这无疑会导致水土流失,影响孔目江水源。邹三保说,为了恢复植被,增加水土涵养水份能力,2008年以来,该镇以“百万树木进村入户”和“一大四小”工程为契机,通过播撒草种和种植树苗的方式切实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目前已造林6000亩近70万株。
欧里镇瑶早里村是依江(孔目江)而建的小山村。当日下午16时许,记者站在村口的石拱桥上往下看,但见清澈见底的河水静静地流淌着,几尾小鱼正在顽皮地嬉戏,好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风景。遗憾的是,尽管这里流水潺潺花自语,但记者仍可看到腐烂的菜叶、桔子皮、果壳及一次性泡塑饭盒等生活垃圾漂浮在水面。镇长傅东平告诉记者,该镇78个自然村,村村都聘请了1名保洁员,并且由镇环卫所统一装运,集中填埋,做到日产日清。但这还远远不够,下一步必须采取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沿江广大村民的环保意识。惟有如此,孔目江面上的生活垃圾才可能真正消停。他同时建议市委、市政府投入必要的资金,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从上游到下游彻底清淤,真正还孔目江“一江清水”,造福一方百姓。
阅读 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