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资源保持较好 功能破坏问题应引起关注
媒体:内详 作者:内详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0/2/3 8:37:21
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是“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记者从市湿地保护管理站获悉,最新的湿地调查统计数据表明,目前,苏州的湿地保护成效良好,但湿地功能的破坏问题应引起更大关注。
据市湿地保护管理站站长冯育青介绍,在这次调查中,原始遥感数据调查斑块2068块,调查面积335141.8公顷,实际调查2071块,其中非湿地为86块(3373.27公顷),新增斑块3块(61.52公顷),最终统计斑块1985块,调查面积331750.33公顷。“从初步数据看,目前,我市8公顷(含8公顷)以上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以及宽度10米以上、长度5公里以上的河流湿地等(不含水稻),占区域面积的近40%”,冯育青说,这表明苏州的湿地资源保持较好。
苏州湿地修复和保护力度也不断加大。去年,苏州新增太湖和常熟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吴江肖甸湖和太仓金仓湖获批省级湿地公园,目前,我市已拥有2家国家级、5家省级湿地公园。
冯育青表示,湿地作为“地球之肾”,在固碳、补充地下水、改善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有着其他系统不能替代的作用。一个惊人的数据是,湿地储存有陆地上35%的碳,是个固碳能手,是全球最大的碳库。因此,保护湿地是维持现有碳储存库、防止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可行办法。
“从这次湿地调查看,虽然保护成绩有目共睹,但湿地功能的破坏不容小视,且更为关键”,冯育青说,很明显的一个事实是,生物多样性及水质,无论是横向与国外同类湿地比,还是纵向与数十年前比,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变化的背后,就是湿地功能的退化,进而影响气候。
目前,《苏州市湿地保护条例》已被列入苏州市人大常委会2010年立法预备项目。同时,苏州市湿地保护管理站与南京林业大学共同承建的《江苏太湖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规划》,已通过国家林业局评审,并列入全国湿地生态系统网络。(陆晓华)
文章来源:苏州日报
阅读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