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当天获悉,南昌市有两家小额贷款公司获准筹建,即东湖区捷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西湖区合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并有望本月开业。业内专家称,小额贷款公司的获批,意味着游走在政策“灰色地带”的民间融资“浮出水面”,成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益补充。
据介绍,小额贷款公司是主要运用民间资金为“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小额贷款服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只贷不存。除股东追加注册资本金之外,小额贷款公司的再融资也需由银行来完成,不能向民间集资。贷款利率方面,小额贷款公司的上限放开,但不得超过司法部门规定的上限(目前为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基准利率的4倍),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具体浮动幅度按照市场原则自主确定。
西湖区合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注册资金1亿元,据该公司刘姓负责人介绍,公司由福信集团旗下的江西信地投资有限公司主导发起设立,将主要经营小额贷款和法律允许范围内的其他业务。
“这对于一些中小企业当然是利好消息,尤其是成长性较好的企业,个别企业甚至不需担保就能贷款。”刘姓负责人说,但大部分中小企业仍需担保,不过担保物较银行更灵活。比如订单,银行不认可其作担保物,但小额贷款公司却认可。“届时,审批团队会根据企业的综合指标来定,贷款利率暂时未定。因注册资金面小,覆盖中小企业的面不会太大。”
“我们注册资金1.5个亿元,将参照江浙一带的小额贷款公司模式运作,操作灵活快捷,可以让‘救急如救火’的中小企业及时得到帮助。”东湖区捷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先生告诉记者,与银行不同的是,小额贷款公司不能吸纳存款,但能以信用记录为担保贷款。信用记录良好,经营业绩好的企业,可无需担保。
提起小额贷款公司,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蒋小钰说,中小企业的产值规模占据了全国县域经济的半壁江山,但由于经营不稳定、抵押物不足、银行对其信息不了解等原因,得不到银行贷款的青睐,小额贷款公司的诞生,将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新的渠道。不过,受国家贷款规模的限制,小额贷款公司面对的客户主要以个私企业居多,即“微型”企业,将分流银行部分“微型”客户,成为银行融资的有益补充,“因此,小额贷款公司的尝试值得探索。当然,它要在解决本身管理体系是否规范、区别于银行、风险控制上下功夫,走出一条中小企业融资的新路来,仍是个艰难的过程。”
记者了解到,小额贷款公司的诞生,前后历时4个月。2月16日,省政府办公厅正式下发《江西省关于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江西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暂行管理办法》。由此,酝酿已久的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在全省展开。省政府金融办有关人士表示,6月底之前,全省首批获准筹建的33家小额贷款公司将全部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