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鄱阳湖中惊现汉代古城 沉睡湖底已足有2000余年(1)

媒体:江南都市报  作者:佚名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08/11/25 13:46:21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九月,刘备乘关羽船队顺汉水到达夏口(今武汉境内),派诸葛亮只身前往柴桑城见孙权,说动孙权与刘备联手,共抵曹操“80万”大军。“周喻打黄盖”后,一场“赤壁之火”成为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
  
  但时间,却让柴桑城奇迹般的消失了。一月寒风凌厉,记者在九江,找到了这座沉寂于湖底2000多年的古城,在漫无边际的瓦片和陶片中,叩开这座扑朔迷离的古城之门,同时,另一座沉睡在鄱阳湖底的汉代枭阳城也浮出了水面。


  发现赛城湖底古城

  说柴桑城不得不说寻阳城。一月的九江,寒风拂着蒿草。在九江市区西南8至10公里的赛城湖(也称七里湖或八里湖)内,一年一度的枯水终于暴露出隐藏了千年的秘密:湖中有座约3平方公里的六朝古城,名曰“寻阳城”。

  在浩瀚的湖水边,连绵不断的砖瓦碎片和陶瓷碎片或在草地上,或在浅滩中仰视着天空,守望着湖对面不远处高楼林立的九江市区。考古老专家李科友和刘晓祥在寒风中寻找着更多的历史印记。

  两位老人是考古的合作伙伴,2004年1月还来过这里,他们说这里的一砖一瓦令他们震撼。

  1981年全国文物普查时,考古人员就发现了沉在湖中的寻阳城遗址,并在此发现了丰富的汉代文化遗存。在赛城湖北岸堤上,南浔铁路静卧在原野间。刘晓祥说:“1981年以前,我还是九江造纸厂的职工,当时很多农民工在赛城湖边修这个防洪堤,我捡到了一些瓷碗和瓷片。我当时对考古只是感兴趣。”

  1981年文物普查时,九江县成立县博物馆,刘晓祥由一名向导成为考古人员,由于省博物馆的李科友负责九江片区的文物普查工作,另一名程姓的考古人员负责赛城湖这一片,所以,刘晓祥和李科友很快成为九江考古的合作伙伴并成为专家。1985年2月,两人再次来到北距长江600米的赛城湖寻阳城遗址,发现了一处古陶瓷作坊遗址、呈长方形的古房址一处、古陶瓷窑址11处、古砖窑两处、较为完整的古水井9处,以及大批的古陶纺轮、石臼、石磨和陶网坠、瓷擂钵等。

  20年前,刘晓祥靠着一双脚和几个馒头,在冬季的枯水期数十次往返于九江县和赛城湖之间。跨过南浔铁路,在发源于瑞昌青盆山的湓河故道边的菜园里,记者发现了一块太湖石,而这块太湖石和寻阳城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上千年的水底废墟

  赛城湖畔,瓦当、筒瓦、板瓦和青砖残片俯首可得。一块残缺的古石磨静静地躺在水中。刘晓祥说,1985年发现了这些后,就经常有人到湖边寻找完整的文化遗存,加上湖水常年的浸泡和冲刷,寻阳城已经便成了茫茫的瓦砾碎石,古窑址等已经荡然无存。李科友指着湖中一口口水产养殖池说,这都是近年来掘土机挖塘养贝制造的“人文风景”。

  在南浔铁路边,刘晓祥说曾有一座“晋粱州刺史粱使君”的墓葬,只可惜,因这座古墓已难寻踪迹,客死的粱刺史也难以魂归故里了。指着湓河故道边的那块太湖石,他说:“1985年以后,太湖石就被村民搬走了,不过这次发现了一个完整的排水道。”原来,李科友、刘晓祥当年看到的太湖石位于湖中一块长约20米,宽约10米的台地四角,这块台地就是古时的宫殿遗址,太湖石假山用以点缀。

  在九江县博物馆内,记者看到了从寻阳城遗址出土,刻有“大通元年”铭文的板瓦,还有“杨”字纹的筒瓦,人面纹上刻有“宜官”的瓦当,“大兴四年”(公元321年)、“咸和元年”(公元326年)以及“普通六年”(公元525年)和“普通七年”(公元526年)的铭文砖,有的“周”字纹砖泥质黑灰,显得火候很高。这些,足以说明寻阳城在湖底昏睡了2000年左右。

  那么,一年仅露一次面的寻阳城因何沉入湖底,里面蕴藏着什么秘密呢?

  湓城和半洲城之谜

  九江县博物馆内,展示着柴桑城、寻阳城、湓城和半洲城出土的文物。在寻阳城东北方向不远、今九江市区内的老火车站一带,就是六朝湓城故址,只是湓城已被现代化的城市覆盖。那么,寻阳城和这些城有什么关系呢?

  据文献《寻阳记》说,湓城和南昌豫章城一样,都是汉初灌婴所建。但南宋赵与时考证后说,灌婴大将军根本没有到过江南。孰是孰非,至今无人能解。刘晓祥说,六朝湓城北滨长江、东南有湓水相绕,仅有一条旱路通往寻阳城,史料称,寻阳城与东晋、南朝军事戌守地的湓城是两座古城池。

  刘晓祥展开自己绘制的一幅地图说,在这两座古城池的西北方向的星子县长江边,就是半洲城遗址。《三国志》载,三国初期,孙权还未称王,派兵屯守半洲城。黄龙二年(公元230年),孙权派次子孙虑为“镇军大将军,假节开府,治半洲”。随着东吴势力的日渐强大,半洲城虽然扩大了不少,但与寻阳城和湓城相比,毕竟还是弹丸之地,于是,半洲城最终因在东晋时军事位置的稍逊而被放弃荒废了,并在南朝之后的历史文献中销声匿迹。

  赤壁之战与柴桑城

  据史料记载,三国形成时期,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十多万南征荆州(约今湖北、湖南),欲一统南北。时孙权已自江东统军攻克夏口(今武汉境),打开了西入荆州的门户,正相机吞并荆、益州(治成都),再向北发展;而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为谋士,制定先占荆、益,联合孙权,进图中原的策略。
阅读 590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