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俨 (1361—1443) 字若思,号颐庵,南昌人。明文学家、天文学家。洪武举人。学问渊博,于天文、地理、律历、医卜无不究览。永乐初,经钦天监考试,授翰林检讨,与解缙等同直文渊阁,承顾问,参预机要。又拜国子监祭酒。朝廷大著作多出其手, 为重修《太祖实录》、编《永乐大典》和《天下图志》的总裁官。有《颐庵集》。
朱 权 (1378—1448)明戏曲理论家、剧作家、古琴家。太祖第十七子,初封大宁,称宁王。后改封南昌,谥献,世称“宁献王”。自号大明奇士、涵虚子、丹丘先生。著作数十种,音乐、戏曲方面有《琴阮启蒙》、《神奇秘谱》、《太和正音谱》等;杂剧十二种,存《大罗天》、《私奔相如》两种。
童 轩 字士昂,鄱阳人。明天文学家。景泰进士。官至吏部尚书。精通天文历法,成化十五年(1479)年,任太常少卿,掌钦天监事,制止了一次要求改变当时通行历法的轻率提议。清廉耿介,不妄取予。其诗雅淡绝俗。有《青风亭稿》、《纪梦要览》、《枕肱集》、《海岳涓谈谕蜀稿》等。
胡居仁 (1434—1484) 字叔心,号敬斋,余干人。明理学家。师事吴与弼,一生以讲学为业,无意做官。筑室于山中,四方来求学者甚众。“以主忠信为先,以求放心为要I操而忽失,莫大乎敬”为其学术思想之主旨。与罗伦等人结为好友,多次聚会于弋阳圭峰。有《居业录》。
魏良辅 (1492—1554) 字尚泉,新建人。明戏曲音乐家。嘉靖进士。官至山东左布政使。熟谙南北曲。在吸取海盐腔、余姚腔和江南民歌特点的基础上,对昆山一带的戏曲腔调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了一种舒徐婉转的新腔“水磨腔”,即昆腔。对以后戏曲音乐的发展影响较大。有《曲律》(《南词引正》)等。
万 恭 (?一1594) 字肃卿,南昌人。嘉靖进士。官兵部右侍郎,后兼佥都御史、巡抚山西。教民农耕及用水车法,民获大利。隆庆六年黄河决口,受命总理河道。于两岸筑堤三百七十里,六十日而成。高宝诸河泛滥,时议加高堤岸,改为沿堤建平水闸二十余处,依时泄蓄,专令浚湖,河患遂息。人称“才臣”。
刘 显 (?一1581) 南昌人。明抗倭名将。官副千户,后任浙江都司参将,于浦口冈下大败倭寇,迁副总兵。又尽歼刘家庄倭寇。嘉靖四十一年,充总兵,镇守广东。办率军赴福建援助抗倭,与戚继光、俞大猷等连续破倭。继任狼山总兵,统制大江南北,防倭进犯。进官都督同知。
邓志谟 字景南,号竹溪散人,饶州(治鄱阳)人。明小说家、戏曲作家。所作小说今存《铁树记》(即《警世通言》中的《旌阳宫铁树镇妖》)、《飞剑记》、《咒枣记》等。传奇有《八珠环记》、《凤头鞋记》、《并头莲记》、《玛瑙簪记》、《五连环记》等五种,合称《五局传奇》。 另存有《茶酒争奇》、《花鸟争奇》、《风月争奇》等。
喻 昌 (1585—1664)字嘉言,新建人。本姓朱,宁王后裔。清初医学家。削发为僧,不久还俗。 曾往来于南昌、靖安间,后在江苏常熟行医。著《尚论篇》和《尚论后篇》,对张仲景《伤寒论》以及后世对它的注释加以评论阐发,订正差失,医家称为善本。边又作《医门法律》,论述杂病病理和治疗方法,附《寓意草》记录临床医案,提倡先议病,后用药,重视辩证施治。
雷发达(1619—1G92)建昌(永修)人,一作南康人。清建筑设计家。木工出身。康熙初被征调进京,担任工部样式房负责人。设计重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在样式房数十年,儿孙皆承其业,直至清末六世孙雷廷昌。参与设计修造的建筑除皇宫三大殿外,还有四园、三山、三海、二陵,即圆明园、颐和园、静宜园、静明园,万寿山、玉泉山、香山,北海、中海、南海和东、西陵。世代精于设计图样,人称“样子雷”、“样式雷”、“样房雷”。其独创性贡献,是绘出建筑物透视图,后据此图制出模型,再实地施工。今北京图书馆有雷氏设计图数百幅。
朱 耷 (1626一约1705) 字雪个,号个山、人屋、八大山人,南昌人。清画家、书法家。明宁王朱权之后。明亡,一度为僧,又为道士,先隐居西山,后隐居青云谱。最擅水墨花卉禽鸟,笔势简洁劲挺,意在象外。所画鱼鸟屡示白眼向人之状,山水则多透荒凉寒峭之感;署款“八大山人”,联笔似“哭之”又似“笑之”;常作含意隐晦之题诗。寓清夺国之恨、明亡国之痛。其绘画善取众家之长,变形取神,不拘成法,卓然成为大家,对后世写意画派影响很大。工书法,行楷效王献之,纯朴圆润,狂草奇伟不羁。时人争收藏其字画,多为布衣贫者创作,屡拒达官显贵之求。其弟牛石慧,书画亦工,款名联笔似“生不拜君”。今南昌市郊有八大山人纪念馆。
熊一潇 字蔚怀,一作又若,南昌人。康熙进士。授御史,在职十二年,直声播内外。康熙十七年典试江南,所拔多名士。历任吏、兵、刑、工四部侍郎,两任工部尚书。肃铨政慎,又清河工之积弊。有《浦云堂诗文集》。
曹秀先 (?—1784) 字恒所,一字冰持,号地山,新建人。清文学家。乾隆进士。累官吏、户、工三部侍郎,特晋礼部尚书充经筵讲官。学问赡博,推重一时,乾隆帝御写赞其“大手笔”。为《清实录》、《四库全书》修纂官。有《赐书堂稿》、《依光集》、《地山初稿》等。
彭元瑞 (1731—1803)字云眉,一字掌仍,南昌人。清文学家。乾隆进士。授编修,历任礼、兵、吏三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协办大学士。工词翰,与纪晓岚齐名,有“才人”之称。为《高宗实录》总裁。有《恩余堂稿》、《经进稿》和《知圣道斋跋尾》等。
万廷兰 字芝堂,南昌人。清刻书家、志书家。乾隆进士。曾官怀柔、宛平、献县知县及通州知州。后因事株连,免职归里,潜心经籍。曾刻印《太平寰宇记》,并纂《南昌府志》。
万承纪 字廉山,南昌人。清金石家、书画家。乾隆副贡。官至海防同知,署淮扬道。其篆法似李阳冰,绘画则得北宋诸家之长。又酷好金石,曾缩临所藏汉魏碑,刊于端砚背面,有百种之多,称为百汉碑砚。
李盛铎 字椒微,号木斋,德化(今九江)人。光绪进士。任江南西道监察御史。1898年与康有为等在北京发起保国会,转而又依附荣禄。戊戌政变后出任驻日使臣。1905年被派出洋考察宪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