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湿地话吧——我的一点想法

媒体:原创  作者:老黑
专业号:老黑 2011/5/12 10:42:25
三门峡看春 108 
城镇化是目前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城镇化率的高低体现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体现着人类生活的富裕程度,也是体现社会管理政绩的重要所在。这种集中享受繁华便捷和现代文明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同样的生活质量所要付出的成本,成为了人们时尚生活的追求。但集中居住所产生的集中污染排放却加重了生态循环缓释环境的压力,使宜居环境面临难解的危机。虽然政府和企业都为民生和理想做出了很多努力,无奈欠发达的条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种种因素制约,很多城市繁华的背后,依然存在着相当多的不如人意。
三门峡看春 109

这是一组城市污水排放口的境头,所有人都不愿看到,也不愿往这些地方去,水很黑很稠,气味很浓,也很少有鸟儿在此停留。我去过很多城市,不管大小,此景比比皆是,尽管污水处理场在不停的运转,尽管报表上的数字市民见了都很放心。
三门峡看春 122

是事实就应该承认,是焦点就应该关注,对城市形象有影响、对市民健康有危害、对经济发展有阻力,就应该做为公益事业去改变现状。人的形象不仅是脸面,所有的仪表都是形象的组成。何况城市污水的去留直接关系着居民健康和整个城市的发展前景。
三门峡看春 115

虽然这些地方不宜久留,我还是一边拍照,一边观察,寻找着可以改变这种现象的方法。说心里话,这些照片一旦标明时间地点发到网上,辖区高层管理看到没有几个会心情舒畅的,必竟在人们日益关注生态环保和人身健康的现代社会,这种现象还是会在直管上级、外来投资的商人企业家心里产生一些阴影,尽管现在的很多工作好与不好都是领导说了算,商人利益第一,几杯好酒一点礼物可以抹平,但还是会给政治影响和经济发展带来不利,不如你好我好皆大欢喜那样的文章让人欣喜。我真的无意于此,就是想通过这种现象,谈一点生态循环的看法,让无数这样的地方变的对城市发展、对人居有利,更好看,更怡人。
三门峡看春 111

从现场拍的几幅照片看,有几种植物似乎很喜欢这里,因为它们生长的很茁壮,这些地方对人来说很不宜,对它们却很合适,且长出来的绿色很养眼,完全天然,说是环境选择了植物可以,说是植物选择了这样的环境也可以。以我的认知看,这种阳光下的生命活动,把生态资源中的碳、氮、磷、钾和多种重金属组成纤维、蛋白质,形成载体贮存能量,支撑更广泛的生命活动并延续后代。这样的生命活动清洁了生态环境,把对人对植物对动物有害的污染物改变了存在性质,变成了对人对植物对动物有益的生命资源,我真的很惊奇很尊重它们这样的劳动,想代表所有的受益者向它们表示衷心的敬意。
三门峡看春 114

它们的劳动,首先是向空气中增添了人们健康呼吸所需的负氧离子,其次是增加了空气湿度,缓解强对流气象的生成,降低了有毒漂浮物的浓度,三是湿空气高空冷凝可以均衡降雨,四是可以吸纳水体带来的污染物,净化水质,避免浅层土壤溶纳污染物饱和向地层深处渗透,给人们饮用水带来危机。五是光合产物可以为动物提供食物来源,为生物多样性提供存在资源,可以成为人们调理身体机能的药物,可以为人们生活提供能源,可以为人们获得安全食品提供有机肥料。

照片上的这几种植物,可以说是这里的优势种,看到这种现象,面对这几种植物,最其码少了些生物多样性的感触,似乎有了点生态癌症那样的感觉,其实环境对植物的选择,植物对环境的选择,此时此地才让我真正有了点感悟,现实就是这样残酷,是谁的地盘就是谁的地盘,一点都不能用技术处理和政治觉悟来左右,你想利用它来为你服务,就一定要顺其自然才行。
三门峡看春 128

我找来一段朽枝,拨开它们根颈处的地表层,那里面真的是难以形容的污黑奇臭,根扎如此环境,却能长出那么可人的绿色,真是咫尺两重天,其至是出污泥而不染,而且是人世间的呵护神。

    按照人们给湿地下的定义,这种地方应该是湿地无疑,只不过是人工造成的湿地,是由城市污水排放形成的,但上面生长的植物却不是人工选择的,是环境与植物的自然选择,同时湿地的部分功能表现也相当明显。在这样小面积的湿地上讲求生物的丰富程度显然是不现实的,但利用这些植物的适应性和高产性,做环境美容的先行军,静化空间、土壤、水和人们的感观,则是人力所不能为的。
三门峡看春 123
 

如果说,在污水排放出口的地方加入些人工的设计,让地表的坡度小些,让水位在地表上下一公分左右浮动,使上面这几种植物(只要是自然选择的优势种都可以)均匀有序的生长其中,让它们的叶面覆盖住所有的乌黑粘稠的污水,使它们的根在黑水污泥中索污纳垢,颈叶通过气孔吸收散发在空中的营养,促其快生快长。然后再有下一级水生植物继续静化,自然空间和水环境自然可以省去污染的烦恼。污水排量大的,可以使其湿地面积大些,少的,也可适当掌握。据有关资料透露,自然湿地的最高产出量为每平米八公斤,加上人工科学技术的有效抚育,又有富养化的水生环境做基础,我们能让农业的亩产量由几百斤达到上吨,想必人工湿地产出量有更大的提高也不会成问题。据观察,这些湿地植物的再生能力很强,照片拍照时,这些植物的生长时间也仅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如果每年采收三次(无霜期九个月计算),亩产湿物质量八吨应该不成问题。没有测算过每吨湿地产出,可以向生态空间内释放多少负氧离子,静化多少吨对环境恶化没有影响的淡水,能为人们健康生活提供多少便利,我想百分之三十的有益成份还是有的吧。假如有一天成果显示,十万人居住的城市生活污物排放有五千吨的湿地产出就可以让人们健康生活,那将是城市周边环境管理的一次飞跃。
三门峡看春 119

湿地是地球之肾,是城市之肾,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健康生活密切相关是毫无疑问的,保护湿地恢复湿地自然相当重要,可湿地在减少,资源质量在下降,是地球气温升高导致的水位下降,是地壳运动导致的水量减少,是人为活动导致的水量在地表快速消失,我们找不出真正的原因遏制这种趋势日渐恶化。对湿地功能人们需要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效益,如果管理一片湿地,能让污水从一面进去从另一面出来的是清清的流水,是万物和谐生活的亮丽空间,湿地管理和保护在人们的心中就一定会有重要的位置。  

阅读 448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