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洞石亭
江西省 武宁县 第一中学葛俐
位于武宁县西南的罗溪乡。座落在北纬29度,东京114度,它东连新宁镇,南邻靖安县,西接石门楼,北界石渡。境内群山怀抱,苍松翠柏遍布其中,一条蜿蜒小河穿镇而过。
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罗溪乡,有一显赫家族——那就是葛姓。他们于清朝迁至罗溪世代繁衍,逐渐在本地成了名门望族,清代在罗溪镇建有大夫第、二府邸、三府邸……九府邸,这些最有特色的古建筑群,翘角回廊,粉墙黛瓦,气派恢弘。
葛氏家族的祖辈们在这块并不富饶的土地上靠勤劳把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他们团结家族,友爱乡邻,乐善好施。在那个出行、经商都只能靠徒步、肩挑背扛的年代,为了减轻出行人家途中的辛苦,使得途中有个歇脚、遮风避雨之处,于是葛氏祖辈们在罗溪镇通往当时比较繁华的平源村的中段路上建造了一个石亭,便于往来的行人驻足休息,这个亭就叫锣鼓洞石亭。
锣鼓洞石亭建于清代1857年。《重修锣鼓洞石亭记》是这样记载:锣鼓洞石亭倚秀岭,傍清源,因溪流湍急,轰然作响,似锣鼓之声交响轰鸣。故称为锣鼓洞石亭。始建于清代咸丰七年,(公年前1857年)据“《河鼓涧石亭记》载此亭乃当地葛姓村民集资而建。内外心八柱,周遮盖履檐,角作牙玑状,皆砌于石,无土无木,亭高二丈,长一丈七尺,宽一丈三尺,石亭顶部原有石花瓶,瓶上有一石鸟,头向平源尾巴朝罗溪,有人理解为:吃平源,富罗溪”。1951年有人以枪击毁。1990年前后又两次遭文物盗窃者毁坏,2006年12月罗溪乡党委政府、视为文物加以保护,亦为开发旅游,出资六千余元维修,使得锣鼓洞亭旧貌换新颜。
历史已远去,先人已作古,但这座无一土一木,全用整块条石搭建起来的建筑,是先人们智慧的结晶,是留给后人一笔宝贵的遗产。
葛氏——我曾经荣耀的家族。对您,我怀有深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