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考古专家考察“中国百慕大” 寻日军军舰沉没线索

媒体:内详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1/3/3 8:14:12

    中新网南昌3月2日电(何柳斌 肖发标)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首次水下考古正在紧张进行。日前,江西省水下文物调查组在九江星子县、都昌县等地考察,欲解开老爷庙附近水域沉船之谜。

    老爷庙附近水域素有“中国百慕大”之称,很多船只在此沉没。据星子县文管所所长査小荣介绍,抗战后期一艘日本军舰在此被盟军击沉,此事载于1945年的《民国日报》,后来星子县的一位老先生在南京档案馆看到了这条消息,就将其摘抄下来。

    査小荣讲述的比较详细,说当时国民党的特务机关早已获得情报——日本的军舰将从此处经过,于是提前做好准备。这次轰炸任务具体由陈纳德的飞虎队执行,最后将侵华日军军舰炸沉于老爷庙附近水域。

    都昌县两位老人段炎松和吴春松也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段炎松介绍说,他祖辈八代居住在老爷庙,祖父以打渔为生,对航道特别熟悉。自己小时候跟随祖父打渔,了解的沉船地点有两处:一是老爷庙斜对面,在拦砂坝下游1公里处,这里沉没有一艘瓷器船,上世纪80年代中期,段炎松的叔叔就在此打捞过瓷器。

    另一处在沙包头斜对面,在拦砂坝上游3公里左右,此地沉没有一艘樟木船,祖父曾在此打捞樟木用来做家具。但是随着后来航道变迁,这些沉船没了踪影。

    吴春生介绍说,自己小时候经常在老爷庙附近打渔,现在也偶尔在这里打渔,掌握的沉船有3艘:一条在坝下游1公里处,为一艘瓷器船,自己曾在此打捞到高足碗;另外两艘在坝上游,其中一艘长度接近40米,船板距离水面不到2米,上世纪70年代的冬天,自己还到过这里打渔。

    调查组专家向两位老人询问有关日本军舰的事情,两人都表示没有听说过此事。两位老人还表示,上世纪80年代曾有潜水员到老爷庙附近水域进行过打捞,但是没有什么结果。

    江西省考古所所在樊昌生表示,基本可以确定老爷庙附近水域肯定有沉船,并且有些为运输瓷器的船只。而且基本锁定沉船范围主要在现在的拦砂坝上、下各3公里的水域,这就大大缩小了以后要进行磁法勘察的范围,减少了工作量。但是目前还不能确定是否有日军军舰在此沉没。调查组还将继续查找资料来源,尤其是原始资料——1945年4月16日的《民国日报》。

    此外,对于老爷庙附近水域还要加强调查,尤其是注意收集群众打捞上来的出水文物信息,为判定当地沉船的年代以及为6月份的沉船定位工作奠定基础。

阅读 203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