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我想首先提到笔者曾小住过的两个地方。一个是德国城市海德堡(Heideburg),另外一个就是奥地利的林茨(Linz)。选择它们的理由是:第一,这两个城市与我都昌县城的人口比较接近。海德堡有人口大约为14万人;而林茨大约为20.3万人。据说,都昌县这些年扩张的厉害,要建成人口30万左右。第二,这两个城市均是内陆城市,这一点与我们都昌很相似。海德堡,莱茵河的支流在老城区流过;而林茨处在多瑙河流域,多瑙河的一个支流经城而过。都昌县也正好在名湖鄱阳湖水域,俗称“鄱阳湖上都昌县”。第三,这两个城市的历史均很悠久,在13世纪设市,都昌县的历史似乎更早一些。因此,笔者认为海德堡、林茨和都昌具有很好的可比性。
海德堡没有工业,是一座景色秀丽的文化名城和大学城,也是德国历史悠久的古城之一。在她的14万人口中有2.5万人为著名的海德堡大学的学生,当然海德堡大学是德国最古老的大学。这所大学先后有10人获诺贝尔奖。这个城市非常浪漫,建立在青山绿水之间的海德堡,她的许多石桥、古堡、马车、白墙红瓦的建筑,清清的街道和教堂,安静而祥和。林茨则不一样,她是奥地利工业城市之一,有世界顶尖的奥钢联,其间发明的吹氧炼钢法,推广到世界各地。不过,给笔者印象最深的还是,建于1832年欧洲第一条在林茨的铁路,开创了铁路运输的历史,是一种窄轨用来爬山的铁路。第一次看见,让笔者吃惊不已。其次,就是林茨的图书馆别具特色和风格,不但分布广而且多,往往连着咖啡馆。无论你是时髦女郎还是青年俊才,喜欢到图书馆和咖啡看书消磨时光。大片大片的草地,躺着休闲的人们在仔细地品尝着生活。另外,奥地利著名的布鲁克娜音乐学院就在林茨,音乐家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等曾在林茨度过他们的美好艺术生涯。这两个欧洲古城和小城,给我们人类都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至今使那里的居民广泛而深刻的受益。这个城市人们的生活水准之高,我们是没有办法去比较的。他们对环境和人文的保护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城市建设的规划需要全体市民投票。到了那里,除了欣赏那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自然,旅游文化也成为他们的经济支柱之一。
都昌县这些年可谓是大手笔。也许,大家自豪地说,看与欧洲名城相比,我们发展比它们快太多了。这该多么高兴啊!的确,城市面貌大变样,工业兴城的战略开始发挥大推力。可见,都昌人民的生活水准大幅度提高,人文环境大为改善。这可谓都昌的世界变化了,变好了,当然也变强了,两年前回都昌一次,南山环境的大改观我也是亲身体验了一回。鄱阳湖浩渺的气势和都昌崭新的风貌相得益彰。其实,放眼中国,这个十年也是大改观。就看与都昌最近的湖口,顺得江西沿江开发的大战略而正在异军突起,一跃正成为九江经济的领头羊。从这个角度来看,都昌的战略视野要更宽,眼界要更高,行动要更实。
都昌的知名度与这两个欧洲城市却是没有办法比拟的。这就是说,笔者认为世界的都昌还处于襁褓之中,孩提时期。不过,大家在思考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想想如何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巨大的人文财富?如何能把都昌的青山绿水给保护好?如何发展具有都昌特色的产业体系?如何把都昌与鄱阳湖名片有机相连?更主要的是,都昌的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地域更广。其实,笔者曾仔细地观察过欧洲的农村和上面列出的两个古城,并比较过。笔者只能说,它们农村的建设事实上比城市要好太多,生活水准更高,城市与乡村差别不大。很多欧洲人以在乡村有家为快乐的事情。
从长远来看,一味扩大城市的载体将会给城市带来巨大的负重和荷载,都昌的优势和根应该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而不是一味地让农民离开她们的土地,住进高楼。如果把都昌县城建成被花园式农村包围的城中城才是都昌的特色和优势。都昌城市建设的资金应该划出相当大的比例,选择在农村地区先试点,再铺面的建设。而不是把县城做得那么更大。另外,硬件固然靠投资可以很快上去,甚至可以超时代发展。去海德堡、去林茨,那里没有高楼大厦,却有教堂和钟楼。但软件事实上是最要紧的事情。如何提高文化素养、城市品位和思想才是城市魅力的根源所在,也是摆在管理层中一个大问题。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根植于乡土的永不褪却的特色。也许你在当今的中国,你到十个城市,却有同样的感觉,楼高、路宽、灯亮。其实,品味不靠贴在身上的名片而带来,是特色与乡土的结合,是根植你的骨髓中的精神和财富。
如果有一天,都昌能够建一所真正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大学。如果有一天,都昌能够培养一位诺贝奖获得者,拟或一位享誉世界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我敢说,世界的都昌会更加美丽而动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