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 记者 杨津玉
青山环抱,绿水环绕,上饶宛若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赣鄱大地。
境内现有国家级森林公园9个、省级森林公园1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4个、省级湿地公园6个。秀美的山水,优越的生态,引来无数游客寻幽探胜。
春和三月绽花黄,拂垅风来四面香。在“上饶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采访活动期间,正值油菜花盛开时节,在“中国最美乡村”婺源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0万亩油菜花竞相开放,人气爆棚。远远望去一朵朵黄色的花儿形成一片无际的海洋,随风摇曳,如金涛接天、黄锦铺地,黄灿灿的花朵传递着春天的气息;青翠的枝丫上花儿竞相绽放,绿叶点缀其间,黄绿相间,别有一番洞天。一阵阵清香迎风扑鼻,在希望的田野中弥漫,每一眼望去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吸引全国各地的游人、摄影爱好者纷至沓来。
在该县段莘乡庆源村,一群来自广东揭阳榕水单车俱乐部的年轻人,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兴奋地穿梭于花海之中。会员吴谦一边忙着给队员拍照一边激动地说:“早听说上饶城市很美,生态很好。此次来到上饶,很激动,真是不虚此行,让我沉醉不知归路。”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旅游强市”建设,借助“山清水秀生态美”的优势,充分利用众多的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江河、湖泊、湿地、水库等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好山好水好空气开始释放“生态红利”,生态旅游已成为上饶绿色崛起的“第一窗口、第一名片、第一品牌”。
推开发展的另一扇门
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的三清山,曾经让村民们的目光都盯在了山上。毕竟,当地人早就习惯了靠砍伐木材为生。那时,三清山最火的农业生产项目是伐木、木材加工,而工业经济则完全依赖于矿山开采。
三清山申遗后,将方圆229.5平方公里划定为遗产核心保护范围,拆除了核心区内的16家宾馆,停建了三清宫3万平方米的“天街”项目,关停了106家采石采矿点,并通过立法禁止一切采石采矿、砍伐林木、猎杀动物、破坏植被和污染环境的行为。
原先从事伐木、采矿的村民,在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的安排下,纷纷改做护林员、保洁员、轿夫和导游等工作,成为固定收入工作者。还有不少村民变身为农家乐老板。三清山银湖湾生态村村民陈正府就是其中一员。他告诉记者:“我家以前住在深山,靠砍木材为生,两个孩子的学费都交不上。如今,我家搬到了山下村民安置区,经营农家乐一年能赚十几万元。”
上饶山水千姿百态,名山胜水数不胜数。而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市委、市政府始终在探索上饶的路子。
绝不能用破坏环境的代价来换取经济一时的发展。这是上饶市委、市政府历届领导的共识。经济的发展绝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丢掉长远利益,否则,青山绿水不保,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环境不保,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样不保。
婺源确立了“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创建193个自然保护小区,规定10年禁伐阔叶林。同时,大力推进以电代柴、改燃节柴和改灶节柴工程。作为全省五河源头保护区之一,该县深入实施农村面源污染“十大整治”工程,投资9600余万元建成日处理3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投资3000万元建成全省首家县级垃圾处理场,并先后关闭近200家木竹加工企业,年均减少林木采伐5万立方米,并将“生子植树”、“封山育林”等传统做法纳入村规民约,每年开展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创建活动,让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如今,婺源已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区小县,走上了央视荧屏、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成了世人皆知的“美丽乡村、梦里老家”。
“鄱阳湖的价值,就在于它的自然、原生态和生物多样性。如果把这些都给破坏了,不仅谈不上旅游,还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鄱阳湖湿地公园负责人说,沿湖渔村的生态好坏直接影响到鄱阳湖生态的好坏。从2008年起,鄱阳县先后投入近5000万元建设了100个生态渔村,积极推行“乡村清洁工程”,净化、美化、绿化、亮化让生态渔村生活、生产环境呈现出梦境般的美丽和洁净,成为生态旅游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
南京的刘文倩和几个要好的朋友相约,不远千里“穿”着婚纱来到鄱阳湖边拍婚纱照边旅游。她说:“这里百鸟云集、芦花飞舞、碧草连天,可以拍出浪漫温馨的感觉。”
自然就是景点,生态就是美丽。上饶县在灵山景区的开发建设进程中,把保护生态当作最大的景区建设,先后投入5000余万元,关闭了景区周边101家花岗岩开采和生产加工企业,并组织水利、国土、环保等部门,对灵山景区方圆160平方公里地区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综合整治,走出一条合理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之路,使灵山重现青山绿水。
生态资源优势要转化为经济优势,不是单纯地依靠保护,更不是守着金山受穷,而应通过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让绿色生态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能量。这已成为上饶各地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新常态”。
先行者的“撑杆跳”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上饶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将旅游产业建设成为牵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
2014年,上饶市被确定为第三批国家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
重任在肩。市委、市政府深知,上饶市被确定为试点城市,是全国人民对我们的信赖,更是殷切的期待。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就意味着找准了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市委、市政府立即乘势而上,做好试点城市——先行者这篇大文章。
三清山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将三清山建成江西旅游示范景区的若干意见》部署,推进数字三清、太空植物园、生态移民、无烟山工程等保护性项目,规划建设了三清山畲民风情度假村、玉帘瀑布生态景区等新产品,成为第二批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景区。
婺源制定的《婺源县打造中国旅游第一县2014年度工作意见》、《婺源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总体规划》,已报省政府审批。篁岭民俗文化村二期、锦绣画廊休闲健身自行车道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当中,目前已完成了丛溪庄园二期项目的前期工作,保护性开发了三个特色旅游村落景区,丰富了婺源生态旅游产品。同时,该县还跻身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龟峰对照5A级国家旅游景区的创建标准,加快生态停车场等项目建设,并投资5000万元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清水湖进行扩容,将水面游览面积由193.5亩扩大到669.75亩。
上饶县抓住省委、省政府加快江西旅游强省建设的机遇,响应市委、市政府打造江西绿色崛起重要增长极的号召,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对灵山的生态保护。今春,魅力四射的“睡美人”灵山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旅游热潮。3月23日,该景区人气爆棚,游客日接待量创下新纪录,游客人数突破1万人。
各地坚持环保、绿色、生态原则,围绕发展绿色经济推进项目建设,项目质量明显提高。婺源县荣获“第一届最美中国符号品牌榜·最美当代世外桃源”称号;篁岭景区获得了“最美中国符号”称号,其开发管理者吴向阳作为乡村旅游先行者,被评为“最美中国符号人物”。龟峰风景名胜区和三清山风景名胜区被评为“第一届最美中国符号品牌榜·最美风景名胜区”。我市在该项活动中所获荣誉数量居全国第一。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在上饶处处都有生动的体现。目前,我市拥有婺源、鄱阳湖湿地公园两处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绿色之路越走越宽
“有山有水有花有风情,这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吧。”许多农民萌生了“借景生财”的致富梦想。如今,在上饶农村,“观农景、品特色、农家乐、风情游”的生态旅游日益盛行。
油菜花盛开时节,婺源县搞农家乐的农民个个乐得合不拢嘴,纷至沓来的各方游客让他们赚得盆满钵满,有的甚至一天就挣了1.5万元。“这几年,全县搞旅游年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人家不在少数。”小沱村村民吕开祥开心地说。
曾有“小杭州”美誉的广丰县铜钹山小丰村,拥有封禁山天然浴池、龙井瀑布、茶贸古道、铜钹山古寺遗址、红军兵工厂和炮台遗址等诸多景点,让纷至沓来的游客陶醉。传统的“杀猪饭”更是让到过小丰村的游客赞不绝口,流连忘返。目前,小丰村“农家乐”休闲式旅游,以其特有的秀丽山水景致、优美的田园风光和乡土风味十足的餐饮,成为该村的新“名片”,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余干县沿河村,“梦里老家”农家乐也非常热闹,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的生态草莓新鲜诱人,吸引了一拨又一拨游客前来采摘、品尝。该县农工部副部长董港生说,这是村民们联户经营的一个生态农业旅游项目,通过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水果采摘园和蔬菜基地,带动周边农户增收。
而到婺源看油菜花的游客,也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地观看油菜花海,住徽派古宅、体验乡间“慢生活”成为他们的新选择。在清华镇罗云村深处,坐落着保持原汁原味徽派陈设风格的九思堂,刚推出就受到市场欢迎,九间客房,往往提前一个月就被预订一空。在九思堂的引领下,该县已有50多栋古建筑被企业或个人“认养”,绝大部分用于古宅休闲度假的经营,涌现出了西冲苑、民训堂等一批古宅度假游产品。
在西冲苑住下的北京游客齐年武,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置身于古色古香的房间之中,耳边聆听到的是清脆鸟叫声,眼前能看到的是青山和绿水,有种“穿越”的感觉。他高兴地说。“在这里安静地住上一段时间,倾听内心声音,有益身心健康。你看,这里水口林古木参天,溪流水声潺潺,田园驿道宁静闲适。在城市里待久了,出来洗洗肺、养养神,甭提多好了啊,真想腻在宅子里哪儿也不去。”
生态旅游是“以享受生态环境资源为主要目的,兼顾环境保护”。广东揭阳榕水单车俱乐部会员何意说,相对于走马观花式的传统旅游方式,在上饶体验自然、爱护自然、融入自然的这种生态之旅,给我们游客提供了一个轻松上阵、返璞归真的享受自然的机会,真正体现了旅游的真谛。
……
婺源县段莘乡党委书记李得红在陪客人去往庆源村的路上,将随手拍的几张照片,发至微信朋友圈。短短4个小时时间,就有上百个微友点赞,点赞的微友头像瞬间刷屏,更有微友在评论里表示很激动很心动,一定要行动,要到上饶、婺源感受别样的生态之旅。
上饶始终秉持“争当生态文明标兵、绿色崛起先锋”的发展理念,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生态产业、生态旅游不断崛起,好生态成为“摇钱树”,绿水青山诠释出金山银山新内涵。
(压题照为婺源李坑景区。记者 戴越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