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话鄱阳湖区候鸟
17~20日,我们与北京林业大学师生、林业和电力部门专业人员连续奔波在南昌高新区鲤鱼洲/将军洲、新建区成新农场/朱港农场,关注鄱阳湖及滨湖农田鹤类和雁类动态,共同探讨人鸟冲突与鸟线和谐,与气象、水文、湿地、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与鄱阳湖湿地,与媒体人探讨鸟类数据与生态的正能量宣传……
调查研究初步结果:
1 鲤鱼洲藕遇白鹤/五星藕田白鹤,2024年11年下旬出现越冬白鹤高峰值2300~2700只。12月上旬、中旬,藕田白鹤数量下降至1300~1400只,呈现早、晚白鹤数量高,上、下午白鹤数量有所下降的昼夜变化。
2 成新农场、朱港农场农田觅食白鹤多为来自鲤鱼洲藕田,其颈脖羽色有锈红色烙印,12月20日遇见的两个鹤群,分别为50只和120只。
3 余干康山插旗洲田园鹤谷/白鹤洲,12月8日“逢八监测”结果,白鹤数量有所增加,经考证有来自南昌鲤鱼洲的白鹤群。
4 结合2023年越冬季的相关调查研究,南昌鲤鱼洲藕田,受连续种植莲藕的影响,藕产量持续下降,白鹤等越冬候鸟的承载能力有所下降,藕遇白鹤由觅食地功能演变为兼有夜宿地功能。这可能与藕田东侧红旗联圩外的王罗湖、程家池等湖中子湖干旱缺水有关。
5 鄱阳湖生态修复,让白鹤等越冬候鸟早上回归鄱阳湖乃至长江中下游天然湿地,妥善解决人鸟冲突,促进人鸟及自然和谐共生,是我们亟待努力的方向。
6 是农田鸟多了,还是周边栖息环境发生了改变?生态好坏,需要用综合指标体系来评价的。发展是硬道理,在营造生态正能量宣传氛围的同时,以发展促保护,用保护来促进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