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连发生石油泄漏,吉林省几千个有毒化学品原料桶被冲入松花江,福建省一个铜矿造成的污染导致至少2000 吨鱼死亡,这些都是重大的环境突发事件,而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更是引起了世界的关注,然而我们在关注这些事件的同时,更应关注身边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记得在小时侯,在乡村,房前屋后的水塘,小溪可以淘米洗菜、洗衣灌溉,乡亲们挽起裤筒在田间劳作一天,上岸后来到池塘边、溪边、河边,洗去腿子上的污泥的时候,也是洗去一身疲惫的享受,真是“山清水秀空气好”。
而如今,不少的乡村,说山清水秀空气好已经有些勉强——山林曾被盲目砍伐,池塘不再清澈,河水流量在减少,水质也在变浑,…… 多少有些“山秃水浑空气浊”,恶化下去,将危及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危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因此,必须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就要找准农村存在的环保问题。目前,在赣鄱大地的广袤乡村,工业还不多,因此,破坏农村环境的还主要是生活垃圾污染和农业生产污染。
生活垃圾污染。近几年,农村有了较大的发展,建起了一幢幢楼房,而且,农民们也讲究起室内装修来了。然而,村庄的环境现状总体上不佳,“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柴草乱跺、畜禽乱跑”是普遍的现象,由于缺少固定倒垃圾的场所和垃圾箱,许多村民只管屋里不管屋外,于是,屋里屋外呈鲜明对比,“屋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倒在池塘边、溪边、河边的垃圾,还会污染水。
农业生产污染。 主要存在三个方面,一是种植业,以不合理使用肥料、农药为主,造成肥料流失,农药残留等环境污染。二是畜禽养殖业,如果规划不好,选址不当,粪便、污水的处理设施不配套,易污染水源、空气及土壤。三是水产养殖业,主要是投放化肥和生粪料,如珍珠养殖,为追求利益最大化,高密度吊养珠蚌,向水体投放人畜粪便、化肥,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这样养珍珠3到5年水就会发臭。另外,山上的污染也在加重,如每年的扫墓都会留下一定的塑料花、塑料袋、以及烟花爆竹的残留物。
针对以上的农村环保问题,笔者以为,加强农村环境保护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农村环境意识。首先要把农村环保作为重点纳入考核,提高各级各部门农村环境意识和责任。其次,提高农民环境意识,让农民珍惜和爱护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自觉减少污染、抵制污染,同时,加大投入,加强农村环保设施的建设,让农民有条件珍惜和爱护环境,如设立倾倒垃圾的场所,在各自然村或村民小组设立垃圾箱或果皮箱,方便农民定点倒垃圾,并定期运到指定的地点焚烧、掩埋,实施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
二、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把保护环境和提高效益结合起来,严格控制农村污染源,采取措施降低农药和化肥用量,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推广农村污染防治适用技术,如推广猪、沼、鱼、果(林)生态种养模式。另外,要继续封山育林,并加强荒山、荒滩的造林绿化,美化环境,增加效益。
三、污染要“防”与“治”并举。 “防”要结合农村沼气建设与改水、改厕、改厨、改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和可以沼气化的生活垃圾,并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禁止在水源保护区从事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类企业的增加,要警惕正在加大的工业污染威胁,在企业的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要确保,并加强环保监管和安全生产监管。 “治”污染要发动群众,房前屋后积存的垃圾要进行专项清理。村庄前后污染较严重山塘、小水库及水渠等,与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可以结合小水利工程建设,采取政府补助,村民筹资筹劳的办法,加强山塘、小水库等的建设和环境治理。
当然,方法还有很多,不是常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吗?关键是要重视和行动起来,切实加强农村环境保护,避免“先污染、后治理”,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才能实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目标,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彭泽县人大 魏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