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打造美丽中国上饶样本

媒体:上饶日报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5/5/12 5:39:19

访谈主题:打造美丽中国上饶样本

嘉宾:

扈才彪上饶市环保局调研员

徐建平上饶市水利局副局长

周启水上饶市林业局总工程师

万晓庆上饶市委党校教研室主任、教授

执行策划:

主持人:

李六旺聂晶

王俊

核心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今年全国两会江西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给了百姓许多期待。两会期间,市委书记陈俊卿在接受人民网、新华网访谈时提出“打造美丽中国上饶样本,争做生态文明建设标兵,绿色崛起实践先锋”,展示出760万上饶人民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上饶样本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上饶人民福祉,也关乎上饶城市的未来。本报于3月25日启动了大型全媒体特别报道——“上饶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全媒体采访组走进余干、鄱阳、万年、婺源、德兴、三清山等地,走乡村、进园区、入社区、访景区,深入一线深度采访。一个多月来,上饶日报以系列深度报道和微博、微信、视频等新媒体报道,把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好思路、好做法、好经验呈现给读者、网友、微友,在上饶掀起了“绿旋风”,引起了广大读者、网友、微友的关注和热议。4月25日,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节目重点栏目——“新常态·新成效”中,突出报道了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做法和成效,上饶生态文明建设的好思路、好做法、好经验,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和中央主流媒体的特别关注。4月30日下午,本报精心策划组织了本期全媒体视频访谈,在全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之际,今日刊出访谈实录,期冀上饶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家园更美丽,美丽中国上饶样本创造出更多生动实践!

严格执法不做“棉花棒”

主持人:今年1月1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正式颁布实施,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这部法律它到底严在哪里?环保部门针对上饶目前生态环境的现状和问题,又采取了哪些做法?

扈才彪:我认为严就严在两个方面,一是严于处罚,按日计罚和行政拘留这些处罚措施以前都是没有的。按日计罚的规定,加大了企业违法成本,增强了法律法规的威慑性。比按日计罚更严格的,是对企业负责人人身的处罚。新《环保法》规定,在环保部门对企业违法行为作出处罚以后仍不改正的,将对企业负责人进行行政拘留。此外,违法行为造成重大损失或人身伤害的,都将追究企业负责人的刑事责任。二是严于追责。新《环境保护法》对政府的领导责任、部门的监管责任和企业的主体责任都有严格的界定,一旦触碰,都有相关的责任追究。

为使《环保法》成为“杀手锏”而不是“棉花棒”,我们要加强依法治污、依法管理。最主要的体现就是充分利用新环保法赋予我们的各种权利,严厉执法、强化惩处力度:一是综合运用处罚手段。采取挂牌督办、区域限批、按日计罚、限产限排、停产整治、停业关闭、查封扣押、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手段,对违法企业实行“零容忍”。二是加大环境执法后督察力度。认真督促执法对象落实整改,对依法作出的行政处罚、行政命令等执行情况实施执法后督察,对未落实到位,要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三是大力推进环境信息公开。督促重点排污单位按照《企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实行环境信息公开,推行阳光执法,实现执法过程全公开。四是加大案件处罚力度。加大行政处罚案件办理力度,加大案件移送力度。我相信,通过这些手段、措施,通过执法人员的努力,“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将会得到逐步的改善。

主持人:环保部门如何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实现用最小的环境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扈才彪:在任何时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都是一对矛盾体,有时很对立,有时又能相互促进。就目前而言,保护意识已形成共识,从“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已转变为“保护优先”的原则。

在改善环境质量方面我们主要有两方面工作要做:

一是进一步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以严格环评审批为手段,促进我市经济转方式、调结构,通过加强源头控制从而减少末端治理来调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一季度全市共对78个项目进行环评审批,对23个项目进行“三同时”验收核准,否决11个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不当、布局不合理、严重污染环境和造成生态破坏的项目。

二是紧扣“三净”环保专项行动(以改善空气质量为目标的净空行动,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目标的净水行动,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目标的净土行动)本着“清理旧账,不增新账”的原则,以开展全市环境保护大检查等四个专项行动为抓手,集中力量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清理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划分环境保护监管网格、清理废除阻碍环境监管执法土政策。今年1至4月,全市各级环保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2800余人次,检查企业760家。其中责令整改企业109家、立案查处案件50件、查封扣押企业4家、停产整治企业7家、停业关闭企业50家、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1人。清理纠正阻碍环境监管执法的“土政策”13条。

治理管理保护一方清水

主持人:现在,大家对水生态环境的问题可以说是越来越关注。水利部门对于助推上饶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哪些努力?

徐建平:我局主要从治理和管理两方面入手。治理方面:上饶市“十二五”重点水利项目共1718项,总投资100亿元,其中中央及省投资60亿元,地方配套投资40亿元。分为四大类:防洪减灾工程、农村水利工程、水资源工程、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工程。主要包括大江大河及主要江河治理、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农村人饮安全工程、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重点水源工程、城市供水安全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等。通过这些工程措施,水蓄得住了,河流更顺畅了,人民的生命财产更安全了,进一步夯实了我市水利基础设施,为生态上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管理方面:严把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纳污总量控制),推进水资源环境专项整治,改善和保护我市水资源环境。为了进一步强化我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工作,市政府印发了《上饶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饶府发【2014】24号),我局下发了《上饶市水利局关于印发上饶市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2015年)的通知》(饶水字〔2014〕94号),这些文件的出台为我市水资源管理提供了依据。全市开展水资源环境专项整治(上饶市“十大整治”活动之一),制定了主方案加七个子方案的整治方案体系。

主持人:水利部门今后还将从哪些方面继续发力,进一步保护好上饶信江和鄱阳湖一江一湖清水?

徐建平:1、把好“三条红线”,做好水资源管理。从总量控制、用水效率、限制纳污总量三个方面入手,继续做好取水许可审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审批关,从源头严把节约、保护关。

2、继续开展水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加强河道采砂整治、鄱阳湖专项整治、水库退养等三个方面工作。河道采砂整治重点打击非法采砂;进一步加强水源地的保护,通过水环境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保护好上饶信江和鄱阳湖一江一湖清水。

3、积极开展水生态文明乡(镇)、村建设,构建水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推进婺源县珍珠山乡、万年县大源镇、玉山县双明镇水生态文明乡镇试点。推进水生态监测系统建设,提高入河水质,确保饮用水源地安全。

4、开展上饶市地表水资源分级监测,定期向社会发布监测成果。增加透明度,及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共同加强水环境的监督管理,并通过工程措施,治理重点河段、以合理规划、配置和保护水资源为重点,改善信江和鄱阳湖生态环境。

营造氛围培育生态文化

主持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协同努力。同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也应注重生态文化的培育繁荣。上饶应如何培育繁荣生态文化?

万晓庆: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其实是向全社会发出一个重要信号,即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面临重大调整。这是我党顺应时代、顺应世界潮流之举,反映了充分的理论自觉。

陈书记在全国“两会”接受人民网等中央媒体采访时提出“打造美丽中国上饶样本,争做生态文明建设标兵,绿色崛起实践先锋”,紧扣上饶在未来发展的最大优势,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的前瞻意识,对引领上饶未来的发展意义深远。

我注意到上饶日报开展的“上饶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全媒体大型采访活动,向人们展示上饶优美的自然景观、人文风俗和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这一活动通过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视频等新媒体的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这正是通过繁荣生态文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极好实践。

生态文明建设有赖于生态文化培育。从人类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以来,生态文化的每一次进步都催生了人们对自己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根本性变革。自1972年世界环发大会召开到一个世纪末,人类尽管意识到环境日益恶化,已经对人类造成严重的威胁,但尚无法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束缚,人们指望单纯依靠技术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而基本上不触动人类伦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经济结构。这样的“生态文明建设”实际上远远不能奏效。只有实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觉悟,产生出新的人与自然的价值观和行为修养,包括生态伦理、生态善恶观、生态良心和生态责任。因此,培育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办好重点生态文明主题活动,营造建设生态文明的浓厚氛围,都是培育繁荣生态文化的有效举措。在唤起全社会关注、参与、支持、呵护人类共同的家园上,媒体人作用独特,责无旁贷。作为上饶人,看到全媒体系列报道,我倍感振奋,期盼上饶日报有更多精彩的活动和报道。

勇于担当为大地增绿添彩

主持人:绿色是上饶的底色。目前我市林业的基本概况如何?

周启水:上饶是一个林业大市,全市国土面积的百分之六十是山地。据最新调查统计:全市林业用地面积2060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700万亩,油茶林面积210万亩,毛竹林面积190万亩;全市活立木蓄积量5700万立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1.8%;2014年,全市林业总产值达220亿元。

上饶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多张“国字号”名片,譬如:有9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数量位居全省第一;4个国家级湿地公园;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些园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负氧离子浓度高。由于上饶森林生态环境好,2014年,我市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首批7个负氧离子监测点之一。

所以说,绿色是上饶的底色,良好的生态是上饶最大特色、最大品牌、最大优势。

主持人:打造美丽中国上饶样本,林业部门应该有怎样的作为?

周启水:打造美丽中国上饶样本,最主要是通过加强生态建设,让上饶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让我们的人居环境更加优美。为此,林业部门要主动参与,勇于担当,更多地为上饶山川大地增绿添彩,下大力气做好四篇文章。

一、做好“更加绿”的文章。主要是加强植树造林、低产低效林改造、封山育林,加强生物防护林带和乡村风景林建设,加强森林、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强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全面提高全市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让上饶大地更加绿起来。

二、做好“更加美”的文章。主要是以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为主题,加大城镇、乡村、通道、园区的绿化美化力度,加大重要景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的绿化美化力度,着力提升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让上饶山川更加美起来。

三、做好“更加富”的文章。主要是抓好森林旅游、油茶、竹业、苗木花卉等林业生态富民产业,也就是说不砍树能致富的产业,依靠林业科技,不断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林业经济效益,真正实现老百姓依山靠林致富的愿望,让林农更加富起来。

四、做好“更加活”的文章。主要是进一步完善国有林场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林地流转,创新林业经营管理体制、机制,比如:鼓励发展林业股份制企业、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让林业经营体制、机制更加活起来。

阅读 417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