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中部引资如何盘算

媒体:中国经营报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0/10/9 8:11:42

  访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建清

  黄康

  中部崛起,招商先行。本届中博会上,中部六省招商大军各显神通,资金和项目争夺战趋于白热化。

  但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与中部发展论坛”上,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建清警告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中部各省招商引资过程中的过度竞争,不仅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兄弟省份之间的合作关系,最终也会损害本省自身的利益,唯有实现资源与优势互补,才能合作共赢。

  《中国经营报》:目前中部六省引进外资的现状如何?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中部板块优劣何在?

  张建清:1999年,中部六省利用外资总额只有37.51亿元,到2008年就达到了76.36亿元,整整翻了一番,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沿海省市经济备受冲击,中部六省利用外资额不降反升,逆势飘红,令人侧目。但从绝对值上看,近年来中部六省每年利用外资额平均只占全国总额的8%,最高的2004年也不过占11%,相比之下,东部沿海地区即使在不景气的2008年,利用外资额仍占全国比重高达84.8%,两者差距不小。

  中部地区不仅在引进外资额度上落后于沿海,直接反映经济实力的GDP也大为逊色,2009年,中部六省GDP占全国比重只有19.3%,东部沿海地区占比例高达54.3%。照理说中部地区的土地、人口两项重要指标优于东部沿海地区,对全国GDP的贡献率却无法相提并论,原因值得深思。

  《中国经营报》:造成中部地区经济落后、引资乏力的原因何在?有什么相应对策加以破解呢?

  张建清:个中原因很多,大致归纳起来其中三点比较有代表性。第一,缺少区位优势。相对于沿海省市,中部六省地处内陆,交通运输条件受到制约,尤其是加工贸易,对物流成本非常敏感,中部地区没有廉价的海运,自然在引资方面落于下风;第二,历史原因影响。我国的对外开发是梯度开发开放战略,即是由沿海向内陆延伸的发展战略,这决定了东部沿海地区的招商引资更早、更大范围地享受国家优惠政策,起步较晚的中部各省自然处于弱势;第三,自身投资环境不佳。中部地区在投资软环境上最为薄弱,由于本地产业配套能力通常较弱,上下产业链条时常断裂,造成客商投资成本过高,投资回报率减小,而中部地区政府的行政效率尤其要加以改进。

  对中部地区引资前景我一向不甚乐观,但随着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趋于饱和,中西部地区会有更多的机会。近年来,随着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呈现,交通环境大大改善,人才陆续回流,中部各省经济呈现加快增长的态势。过去我从武汉来南昌,坐火车需要5个小时以上,如今坐动车组只要2个多小时,两地经济、文化、人才交流十分便利。过去中部地区的人都向沿海跑,现在沿海发达大城市生活成本上升,生存压力加大,许多人正在考虑回中部的二线城市谋求发展。

  《中国经营报》:中部地区看上去是一个整体,但相邻各省之间优惠政策相互攀比,发生恶性引资竞争的几率往往更大,如何避免这种局面出现?

  张建清:这也正是我所担心的。坦率地说,现在中部各省招商引资时相互拆台、恶性竞争的现象非常普遍,既然大家能够齐聚一堂探讨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可能性,就应该制定每个省都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建立有效的内部合作机制,最终有利于大家共同发展。

  首先,明年即将实施“十二五”规划,中部六省应该全盘考虑有关规划的编制,高效集约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同时,要结合本省资源禀赋优势、特色产业情况等,选择适当的发展路径,这样既节约资源,也能有效控制区域内的重复建设。

  我曾经考察了中部六省多个地市,发现各地不少经济开发区对招商引资项目没有设置任何门槛,一些能耗大、污染严重的大中型项目抢先纷纷上马,而一些经济效益好、能耗污染小的低碳产业企业,却往往因为迟来半步被拒之门外。原因之一就是开发区前期规划没有做好,未给这些能够持续发展的产业预留土地和更多成长空间。

阅读 186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