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在线讯:“自从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大冷天不用烧柴不用电都能用上热水洗澡,实在是太方便,每年还能省下五、六百元。”江西省乐平市礼林镇前鲍村坞头村小组农民王俊说起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好处,赞不绝口。如今,像沼气、太阳能等这样的绿色环保节能产品越来越受到农民的青睐,成为农家节能、美化家居的“新宠”。这是江西省乐平市发展低碳农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乐平市以引导农民提高生活质量,崇尚环保生活方式为先导,加快农村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大力实施沼气工程,把支持农村沼气项目建设作为建设新农村、为民办实事的惠民工程来抓,先后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鼓励农民建设新式沼气池、用节柴灶,带动农户改厨、改厕、改圈,在农村大兴节能减排之风,实现家居清洁文明化、庭院经济高效化。目前,全市已建成沼气池6800座,指导36家畜禽养殖大户按照聚集发展、规模推进原则,组建生态养殖区,兴建500—10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气池68口,推广生态大棚技术和秸秆还田技术,利用废弃的树叉发展木制餐具产业,在稻田、菜地广泛使用杀虫灯,推广“猪—沼—菜(果、渔)”及稻鸭共栖等多项综合利用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在乡村建立了200多个能源、植保、农机等新兴服务网点,对农民开展低碳、节能上门服务,每年发放技术资料、科技明白卡30万份,开通了低碳消费互联网站,把避洪抗灾、测土配方、机械精播、精准施肥、科学用药、生物防治病虫害等低碳增效技术送到农民手中,教会农民使用节水器具、节能电器等生活节能小巧门,使18万农户受益。严格控制无机肥和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减少生产资料消耗,鼓励引导农民大力推广频振式杀虫灯、节能设备,指导农民发展低碳农业,减少面源污染;运用滴灌、喷灌技术建成节水灌溉高效农田8.2万亩。在提高项目绩效上做文章,加大整合力度,在镇桥、乐港、众埠等乡镇重点建设现代设施农业核心示范园区,统一实施低碳作业指导,去年全市造林13.6万亩,通过科技推广、示范带动,在全市推广林下养殖、立体种植、间作套种等节地型低碳农业。 “使用太阳能和沼气非常符合当前的低碳理念。”该市农业部门一位负责人介绍,现在好多养殖大户都建造了沼气池,用沼液、沼渣做有机肥节省的成本,及开发无公害农产品增产、提质带来的增收效益,一个农户年增收节支在万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