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夏影缉六(老林见闻录127)
我特别喜欢这样的景遇,并早已和这些客居者言归于好。主要原因在于,她并没有以自己的优势,掠夺土生土长者的资源,只是共享,让本来的资优势发挥到更大。其次就是,她用自己的需求和本能减轻了当地同事们背负的压力,并使多年的无用库存派上了用场,使生态循环周转的仓库因有空余而快速运转。能看到的就是,天更蓝,水更清,人更美。看不到的当然是厚土因容纳物的减少而轻松。
我用相机留下这些见闻后,首先想到的命名就是,游哉乐哉。我不知道这样付不付合真正的命题,只想着,这景,这物,这天空,这微风,太美了,太好了,太让游在其中的人舒服了。我一点都不想词不达义或文不付题这样的悬念了,这一生不管好的赖的,都已经对付到现在了,还有什么可以忌讳的,有这一泊碧水,有这一片绿色,有这一寓清风,不及时行乐都对不住自己。
保护湿地,自然没有错,让河流传承的故事继续演绎,让那些没有告别此间风景的,继续卖弄她们的风情,让那些歌和诗,继续在风中,在雨中,在风雪晚归的黄昏,在曦光爬上岚黛的早晨,在满天飞雪湖上,在霜满芦荡的河旁,飘出故人的情愫,凝聚上现代变幻的新貌。我居画中景里,虽然难识天机神笔,但我会让我的见闻录,带上染有雄风壮志的气流,给分享者一个可以意会的欢乐。
在保护湿地的基础上,顺应自然规律,有创意的扩展湿地,更会有意外的收获。如引进湿地植物,根据人们习惯的审美观,湿地动植物的需求链,巧妙的布局合理的搭配,有促有拟多种群落并举,为生物多样性繁荣创建人工摇蓝。那未来的歌和诗,将会在积淀的基础由放光。黑鹳的曲谱,金雕的拟扬,鹤鸣的顿挫,天鹅的铿锵,都将回归这片湖泊,鸭鸥鸡雁鹈鹚鹭当然不会背井离乡,也会和鸣同庆生态盛世的到来。那会是一曲“黄河泰山”吗,也许中条山、太行山与伏牛山的同唱,会让这一曲千古绝唱,响彻九州遍及人寰,成为人类社会发展道路上的共勉。
回过神来,我注视着风中飘动的苇叶,听着大尾莺清脆的叫声,还有栈道下面波涛涌动的声音,心里就想到了游哉乐哉这句话,要游要乐,除了树林风情,就首推这芦荡烟雨了,有花香浴,有静空思,有闲情寄,有联想忆,在养生中修神性,在生活中悟人生,不需要钱铺路,只需用工薪快活,何乐而不为呢。
我为这美丽想呼吁,不要在这里打药,自然的事情让自然去解决,让谁死让谁活都不是人的事,它们都活着人才有福,即便是蚊蝇,即便是蛇鼠,都可以让人间接的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