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城征歌 惊动众多名家
为策应省委、省政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推动中国湖城——湖文化名城的发展,充分挖掘鄱阳特色文化,提升鄱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08年11月20日,鄱阳县面向社会开展湖城歌曲征集评选活动。消息经本县新闻媒体和《中国作曲网》广为传播后,很快在全国荡开了涟漪,引起强烈反响。
此次活动由鄱阳县委宣传部、县湖城办、县广电局、上饶晚报鄱阳湖分社联合举办。为真正淘到优秀作品,该县财政拨出3万余元专款“摆擂”,奖项设置十分诱人,其中一等奖抛出10000元奖金,二、三等奖的“润笔费”也分别达到6000元和3000元。
由于宣传到位加上奖金丰厚,县内外音乐爱好者的创作热情被激发出来,公告发布的当晚,湖城歌曲征集评选组委会的专用电子邮箱就收到了第一篇应征稿。之后,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原创作品如雪花般飞来,其中不乏名家之作,有58位中国音乐家协会的词、曲作家通过各种途径参与进来,江西省歌舞剧院的一级编剧秦庚云先后两次赐稿,江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刘显兴一连写了3首歌词,作曲家李广育、刘安华分别为多首歌词谱曲。因来稿势不可挡和应广大应征者强烈要求,组委会还将截稿时间推迟了1个月。
此次征歌活动共收到完整歌曲211首,另还有没谱曲的歌词29首。为赢得大家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组委会工作人员坚持做到件件作品有回复,各个阶段必通报。有应征者在中国作曲网湖城歌曲征集栏中跟帖赞誉:慎密周详的工作作风,中国仅此一家;江西老表就是好,朴实;认真负责的态度,值得大家学习,可敬可信,只要得到应有的尊重,获奖与否都有一个好心情;江西人就是实在,事情就是这样做出来的,赞赏鄱阳政府的开明、厚道、真诚!
歌颂湖城 倾注一片深情
在评选中,以省音协副主席、国家一级作曲家熊纬为组长的专家组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通过对211首应征作品精挑细选,最终拿出了一个评选结果,2个二等奖和3个三等奖各归其主。虽然一等奖空缺,但所有的评委一致认为,此次征集到的歌曲总体水平较高。在获奖作品揭晓后,3个评委异口同声地对着刘显兴作词、李广育作曲的《家住鄱湖边》高歌一曲,熊纬边唱边弹奏钢琴,那摇头晃脑的神态,真正是出神忘我,陶醉其中。
此后,记者索取了部分应征作品的复印件,用心品味了一番,发现词曲都很优美,对湖城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尽诉笔端。记者从中选取了一些特色鲜明的词句,备份给读者分享。
词作家刘显兴在《家住鄱湖边》的开头写道:“家住鄱湖边,天天水做伴;爱在水中淌,情与水相牵。水清百鸟儿唱,水好鱼虾鲜;水阔目光远,水美日子甜。家住鄱湖边,夜夜听水眠;歌在水上飘,梦与水相牵。水流稻花儿香,水浇生态园;水作大文章,水谱新诗篇……” 14个“水”把湖城的灵动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泻千里,一气呵成,湖城之美,跃然纸上,令人心驰神往。在歌曲的高潮部分,作者情纵笔端:“湖是杯,水是酒,邀来朋友醉千年;湖是砚,水是墨,邀来世界绘明天!”
湖城的水光山色、风土人情和良好生态是应征者关注的焦点,且也着墨最多。《美丽的湖城》同样出自刘显兴之手,他在词中这样描绘:洁白的天鹅在草滩上悠然倘佯,如梭的船儿在轻雾中来来往往,欢蹦的鱼虾在霞光中戏着波浪,彩色的村庄在湖面上映出画廊;健壮的小伙在渔歌中扬帆撒网,水灵的姑娘在碧波上对月梳妆,快乐的孩童在岸柳间追逐嬉闹,远来的客人在花香中垂钓安详。《清贫颂》词作者、中宣部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俞明龙在《鄱湖水乡美》中如此赞叹:“白的帆,绿的水,鄱湖水乡美,晨风荡开千张网,天鹅驮着朝云归;夕阳映红水中天,晚风惊起白鹭飞,船儿载着丰收乐,渔帆挑着喜报归。”来自江苏的应征作者升华笔下的湖城更是美不胜收,他在《湖城人家》一词中用白描的手法写道:“粉墙映红瓦,箫竹搭篱笆,鄱阳湖畔住着湖城人家,开门就见雪浪花,推窗就闻鸟说话;城在水中漾春色,水在城中弹琵琶,美丽淡雅多像一幅水墨未干的画。”
借景抒情是多数作品的共识。《请你来湖城》直抒胸臆:来湖城看一眼,你就会被美景牵住魂;到湖城游一回,你就会留下来不想走;《播洒阳光》由衷咏叹:鄱阳,美丽的地方,你的名字这样明亮,你的土地洒满眼光;《湖城赞美诗》大发感慨:生态渔村如画开,在水一方正出浴。鄱湖人家踏浪来,以湖为友显风度。坐拥千湖最幸福,千湖与我同安乐。
借湖言志使一些作品增添了感召力。作词家鲍方在《家住鄱湖边》写道:心胸随那大湖阔,目光随那烟波远;还有“水阔目光远,水美日子甜。生生不息的是那改天换地的执著”之类的词句无不张扬出一种豪迈之气,甚是鼓舞斗志、提振信心。
据了解,目前,鄱阳县有关部门已经启动部分获奖作品的后期制作和包装宣传工作,准备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传唱,并将在4月26日举行的《欢乐中国行——魅力湖城》大型文艺演出活动中隆重推出1—2首最能代表鄱阳形象的精品。
(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