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城寻觅了几十年,原来生活中不常有的一面是那么的令人兴奋,尤其是以前随处可见,近几年却难见的那种景象。
我因生计的关系经常与山水林鸟面面相识,别看我和鸟们迎来送往没有多少共同言语,可神交意会永远都是他人无法体会到的那种亲密。早晨、黄昏、还有雨后彩虹下面的密林里,和它们约会似乎已成为我生活中无法回避的惯例,摘一串珍珠、采一片晚霞、或站在林边的彩虹里和它们说着似乎理解又似乎不能相通的悄悄话,是舒心,是惬意,真是滋味独特难以言语,要是不身临此景,你绝对不会认为生命之间竟会有这样的佳话。
可我还是陷入最近的见闻里不能自拔。在人工湿地上浏览,我陶醉了,茁壮的植物,活泼的动物,耐人寻味的呼唤亲昵,虽然还有很多看不见的稀奇,可我已知足了。
市区的几处人工湿地上百鸟争鸣的景观,煞是让人难以忘怀,我曾经想着用录音机将这些声音录下来,弄到网上来晒晒,看看是不是真的稀奇。可我瞅了好多机会都没有园了我的这个想法,原因是我来到这个鸟们乐园的时候,大都是夕阳西下的时候,我的兼容设备档次太低,拍不到图象,能拍到影象和声音的时候,我却有不得已的事要做,但我一直心不干,一直在蕴酿着,瞅着机会。
从照片里可以看到水中的蓝藻在向我们提示水质的富营养化程度,这说明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污染物聚集程度没有达到平衡,或者说湿地生物对污染物的消耗量有待进一步加强。望着这些,我在想,蓝藻不死水就不会臭了吧,可是不可能,滋生蓝藻是水体保护的无奈之举,因为营养物总要以一种方式转化,不可能一成不变,水臭了,影响到了我们的呼吸系统,影响到了我们喝水的卫生,影响到了我们的心理生理,所以很多人在到处说教,水,应该怎样处理,才会让我们安逸,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让我们放弃的资源进入安全的循环。由此,我想到了以水葫芦为代表的湿地资源转换生力军,尽管有很多人说她给我们的生活和发展带来了令人厌恶的麻烦,堵塞河道了,尸体腐烂使水体遭到二次污染,可我还是对她们情有独钟,她们为我们的生存和健康做出了那么大的贡献,我们就不能有一点爱的奉献和经济的投入吗?没有丰富的营养,她们能那么快的生长吗?原本是为了我们的她们得到的却是以怨报德。即使将她们运出湿地做饲料、做燃料、做肥料成本比污水处理场运行费用再高,也值得去尝试。
在和河道治理工程施工人员的闲聊中,我说,为啥不把污水处理场处理过的达标排放的污水也放进这一梯级里面(虽然知道这里目前水中富养化已经超标,虽然知道污水处理场有可能因为经费问题有可能运行发生故障,虽然知道大量的浓度惊人的城市污水的涌入对这一小片湿地的压力,有可能导致这片湿地的功能因此丧失,我还是想这样说,因为我认为这种资源再利用的方法,有可能成为未来资源认识、分类分配、利用观念关键。),让湿地植物再进行一次生化处理呢?这样的生化处理至少可以增加这一生态区域内有机物的含量,为生物多样性提供存在条件,让更多的鸟儿来这里安家,为大家提供舒心养眼的地方。他们说,你说的大道理,我们听着费劲,不过能够听出个大概,你听听这里的鸟叫,估计鸟的种类不会少吧,这说明什么,说明鸟儿喜欢这儿呀,有吃的,有喝的,有玩的,从鸟叫的声音里就能听出它们是高兴的,你见到这里刚挖的作业面了吗,这就是铺管子把污水朝你说的地方引的,我们所在的这个地方要往下挖,以和已建成的三鹅湖成为一体,并在此形成湿地植物区,用以对来水进行再净化,为湿地生物提供合理的生存环境,以保证天鹅来时有好吃的好喝的,为我们这座城市场增光添彩。
人人都说家乡好,人人都想让自己的家乡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成为人们羡慕的天堂,从这些人幸福的表情里,我能感觉得到。
市区内拥有这样别具一格的生境,实属不多,鸟们真的没有思想吗?她们的生存要求是什么,她们会不会和我们一样,有一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我不敢说她们有思想,但敢肯定她们一定有生活的追求,我们人活的健康要吃五谷杂粮,要吃含有不同维生素的蔬菜,要吃肉,吃调整生理循环的各种中草药,鸟呢,不同种类的鸟呢,黑鹳吃什么,鸥吃什么,雁鸭们吃什么,鹬们吃什么,鹅吃什么,鹭们吃什么,鷿鹈们吃什么,等等,东方人喜欢吃什么,西方人喜欢吃什么,日本人喜欢吃什么,等等,千万里迁徙的鸟们又喜欢吃什么。而她们所吃的东西又喜欢吃什么,是什么变化组成而来的,她们肯定有选择有所图,要不然她们为何要集中栖息于个别的地方呢。想着想着,把我自己都想糊涂了,最后干脆不想了,这世界上的所有物质,不管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不都是一百零八种元素的不同组合而成的吗?谁能让谁成为什么样,什么性质,不各有自己的门道吗,实际上这世上所有的东西都是资源,有没有用,价值大不大,全在你如何利用,谈污染色变不过是不认识污染物,不知道如何管理和利用它们的问题,谁能说多少年以后,这些叫人躲避不及的污染资源不是争相抢购的经济基础呢。
这处不大的生境之地,究竟有多少种鸟,每种鸟又有多少只,每只鸟每天的食物量又是多少,多少种食物才能保证鸟们的身体健康,才能让鸟们享受众子孙为自己唱响天伦的乐章,我还没有读到这样的资料,也不知道公益事业的从事者是不是在着手开始这一项工作,我想,这项工作不管开展没开展,最终随着生态状况的延续发展肯定会有我们现在意想不到的满意结果,就象我们在改革开放前对改革开放的设想与现在看到的改革开放结果一样,特令人兴奋。鸟们食物的源头有可能就是我们所说的污染物,而鸟们的生命废弃物有可能被运往别一个生态系统的远方,这样污染物就变成了我们人类目前认为有用的东西了。哇噻,这鸟类的乐园很有可能就是一个逐步精化美化的污物梯级处理场,我们只需给点礼遇给点场地,就坐收其成,有景观,有美色,有好空气,有动听的音乐,有我们还没有认识的巨大的经济效益蕴藏量。也许向无人区探索、向地球外的其它星球探索生存之路,还远没有在这样的领域里探索来的直接,来的经济,来的更有依据,更富有逻辑性。我们不知道单位产出量在生态系统中处于佼佼者的湿地生物所累积的碳的去向,可我们在地底下找到了一批又一批的碳化物,如煤炭、石油、天然气,不知道低分子化合物在什么样的崔化条件下形成了高分子化合物,一旦人类掌握了这样的科技手段,直接把湿地生物变为煤炭、石油、天然气,那我们的明天会是什么样,我多么想让这不着边际的幻想成为人类向新的经济区域进军的号角。
不管社会生态走向何方,我可以自由畅想。河道治理从上游到下游才几年时间,理念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谁说这社会文明的概念会一成不变?
我们的工作不管有没有生态的理念,只要有可能湿地生物都会不请自到,无怨无悔不计一切地为我们和它们的生存环境做着奉献。经过自然演变,当初被大型机械请出湿地的生物慢慢的又回来了, 好几处都成了鸟们的乐园。有很多此地从未见过的湿地植物也在此落了户,并形成了少有的湿地景观。
从我们注意不到的十分微小的一粒种子,或一段根,一节枝,一片叶,仅仅就是日复一日的阳光雨露,这些湿地植物就能形成覆盖几乎全部水面和占有大量水下溶积的阵势,靠的什么,用的什么,我想更不用多说,肯定不是用我们要吃的粮食和肉,应该是我们不需要的或者说是有害的东西,大家说说,我们应该给她们什么样的礼遇,应该为她们做些什么,为了她们的兴旺发达我们应该付出些什么,如果和我们的生死健康有关,和持续发展有关,我想就不用多说了吧。
河道治理的主要目的不是建设人工湿地,人工湿地是在建设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如果要充分利用这些河道为城市生态服务,还要做很多技术处理,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啥时候鸟儿在河道里到处都停留了,河道的百分之八十的面积都被水覆盖都丰富多样的湿地植物覆盖,假如上万亩的河道都成了高质量的人工湿地,山清水秀自然随处可见,景观宜人也就自在生活之中了,那这座城市会不是一个宜人居住的城市么,这座城市的经济会发展不起来么。
也许最初河道治理的动议是出于市容市貌,出于改变卫生条件,出于为市场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去处,也许是为了整出那数量可观的城市用地,也许那时的民生要求不可能为了生态放弃经济,但你不能不承认,这数千亩的水面,对于十年九旱的重丘沟壑区会如何调节气候影响天气,这数千亩水的渗漏作用对地下水的补充,对极度缺水的黄土塬区会是什么意义,这数千亩人工湿地上约三分之一面积上生长的湿地植物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以及由此引发的有益思考,又会使我们的发展道路产生怎样的变革,我想现实会让所有的人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与高楼林立道路纵横,人车如潮水的闹市仅是咫尺之隔,一面是凡心追逐的现代文明,一面是仙行渴望的桃花园里可耕田,如此截然不同却是如此合理相溶,这可是一种和谐中的文明,或者说是园林和森林城市的雏形。
我在想,家,应该由什么组成,才会让生命在这里充分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