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鄱阳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入选国家推荐名单

媒体:鄱阳在线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0/5/27 7:56:19

     本站讯(朱芬妮 李亚锋)517日,笔者从鄱阳县文化馆获得喜讯,我县申报的“鄱阳脱胎漆器髹饰技艺”新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

    至止,我县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个﹙“鄱阳湖渔业生产习俗”、“鄱阳渔鼓”、“鄱阳渔歌”、“鄱阳饶河戏”、“鄱阳灌芯糖制作技艺”﹚。 其中“鄱阳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的入选使上饶市増加到四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使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跨入了一个新台阶。

    与瓷器、景泰蓝合称“中华三宝”之一的脱胎漆器在鄱阳历史悠久,制作精巧,以造型新颖,漆面光泽,内壁光滑见长,始于汉代,明清以后,享誉江南,20世纪60-80年代,远销东南亚,欧美和日本,产量跃居全国第二。鄱阳髹漆工艺传承久远,到明清时日渐显著。1914年,县城张洪顺漆器店张席珍,仿景德镇瓷器帽筒,制作出黑褪光脱肥脱漆器帽筒一对,被湖北客商买走。次年,这对帽筒送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参展,获四等褒奖。由此,鄱阳髹漆工艺更上一层楼,不但制作出不少器具出口创汇,而且先后两次承制了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西厅的全部脱胎漆器。鄱阳脱胎漆厂制作的三羊开泰赤宝砂扁肚瓶,曾被美国客商成批购买。20世纪70年代后期,鄱阳脱胎漆器厂改革工艺,大胆创新,制作出高2米,直径0.9米的脱胎漆器万件大瓶,成为一时之冠。鄱阳脱胎漆产品有300多种,花色达2000多件,曾远销港、澳、东南亚、日本、欧洲和北美,是我国髹漆工业的重要产地。

阅读 650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