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优先 建设宜居城市
吉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和国家园林城市。天蓝、地绿、水清、气爽、人精神,这是到过吉安的客人对我市的第一印象。水质和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在国家Ⅱ类标准以上,拥有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到66%。全市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自2008年10月实施该项工程以来,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积85.81万亩,被评为当年度全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先进设区市,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
“保护生态是吉安历届市委、市政府持之以恒坚持的方针,从不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周萌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城大事——两会说》特别直播节目中,用铿锵有力的话语向全世界传递打造生态吉安的决心。
的确,在加快经济发展中,吉安市更加注重优化和保护生态环境,坚决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对生态建设,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萍也总是高看一眼,对相关工程重看几分。她总是说,生态,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不能丢了!
庐陵文化生态公园,以前是一片荒坡地,如今已是绿色吉安的一张大“名片”。位于城北的它像一本书,带人们阅读历史吉安、文化吉安、生态吉安。该项目正是我市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丰富和展现庐陵文化的一项力作。
山、水、人、城和谐共生,这是生态园林城吉安的定位。日前,《吉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已经省政府批复同意,展示了未来中心城区“一城三片、两江三岸”的城市空间面貌。
市中心城区按照“南延北展、东拓西扩”的城市发展思路,强力推进城南新区和滨江新区的开发建设,进一步拉大了城市框架,扩张了城市规模,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
截至6月底,列入全市调度的330个重点项目中,219个实现开工建设,其中19个项目已建成或投产,累计完成投资138.32亿元。
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方面,泉南高速公路石城至吉安段、峡江水利枢纽、赣江石虎塘枢纽工程、衡茶吉铁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环湖路、广场西路、文化艺术中心、城南新区市民广场等一批基础性、功能性、生态型的城建项目全面展开。城南、滨江一二期路网基本成型,三期路网即将开工;市图书馆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生态工程 加速绿色崛起
全面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是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生态文明工作的重要内容。自去年全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现场会召开后,全市大力推进该项工程建设。经各县(市、区)4月25日自查统计,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积85.81万亩,占省下达计划的212.03%,其中山上造林55.24万亩,占省下达计划的251.55%;山下造林30.51万亩,占省下达计划的165.15%。
做优山上满眼绿,做亮山下遍地景,是吉安市提出的造林绿化工作思路。为做优山上文章,我市调整林业结构,大力发展阔叶树种,突出发展材质好、效益高、具有吉安特色的楠木和樟树等树种。2009年春,高标准新造楠木林6万多亩,新栽护村护城樟树100多万株,新增油茶3万亩,其他珍稀阔叶树种达500多万株。
既要发挥以山上为主的绿化优势,更要注重通道、丘陵和人居绿色环境的营造,把山上的绿化优势延伸到山下、城区和村舍。今年,全市通道绿化范围基本涵盖了辖区内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部分县道,经省批复的精品通道里程长1582.37公里,共完成绿化里程1967.05公里,造林面积55430.67亩,占省批复精品通道任务的124.3%。我市在全面完成公路景观林带补植补造的同时,继续采取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招标、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五个统一”机制,下大力气完成庐陵文化生态公园绿化建设,目前已栽植各种绿化苗木近万株,其中今年春节前成功从吉水县抢救性移植了一株直径达3米多、高达17米的千年古樟,既保护了古树,又提升了绿化档次。
不仅如此,吉安市突出做好中心城区的增绿补绿工作,主要街道(井冈山大道、城南大道、城北大道等)栽植20公分以上樟树等大树5000多株,栽植杨梅、杜英、桂花等其他各种绿化树木50000多株,进一步提高了中心城区绿化品位。
“今天我捐一棵树,留给子孙一片荫”,这是吉安市在认捐认种绿化活动中的响亮口号。市四套班子领导人人带头认捐,机关干部、市民踊跃参与,仅市中心城区认捐人数就达17000多名,认捐款1300万元。目前,全市上下形成了自我加压、你追我赶造林绿化热潮,各地涌现出一批“巾帼林”、“民兵林”、“纪念林”、“志愿林”。
生态旅游 展现独特魅力
在发展生态经济中,吉安市的生态旅游独具魅力。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以井冈山旅游为龙头,按照打造“全省旅游重点区、沿海休闲后花园、红色旅游首选地”的工作思路,围绕构建“全国知名的旅游观光休闲基地”的工作目标,积极实施“大井冈、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发展战略,全市旅游经济出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成为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
连续三年来,全市旅游指标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2007、2008和2009年全市接待旅游者分别为917万人次、1064万人次和1226万人次,旅游收入分别为50亿元、61亿元和74.1亿元。
今年以来,吉安市加大在北京、上海、香港、澳门、成都、厦门、杭州、长沙、深圳等地的旅游推介力度,有效搅动了旅游市场。据统计,1至6月,全市接待入境旅游者66632人次,同比增长18%;旅游创汇1603万美元,同比增长18.6%;接待国内旅游者719万人次,同比增长14.7%;国内旅游收入45.6亿元,同比增长16.7%。其中,井冈山共接待来山旅游者2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785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1.41%、16.03%。
各具特色的“古、红、绿”旅游资源深入挖掘,城镇化水平日益提升,生态建设深入人心,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吉安经济社会发展正步入快车道,生态吉安在“绿色”中一定能早日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