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江西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是生态与经济有机结合的探索中走出的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为江西未来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将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提供鲜活的“江西范本”。在倍感光荣的同时,我们深感责任重大。萍乡是革命老区、老工矿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即典型的“二老一枯”城市,长期的传统产业对萍乡生态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给人的整个印象就是一个“灰姑娘”。然而,萍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雨量充足,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生态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萍乡市委、市政府顺应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立足把萍乡建设成为社会文明、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现代化赣西生态市”,成为“长株潭、长珠闽”旅游休闲后花园。通过“四城同创”的创建活动和全市上下几年不懈的努力,各项生态、卫生、环境指标均达到创建标准,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从“灰姑娘”到“俏姑娘”的嬗变。
生态城市建设,必须走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的道路。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有效地保护我市多样化的森林景观资源和自然文化遗产,也有利于促进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在不断丰富人们社会文化生活,满足人们娱乐需求的同时,为进一步沟通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架起一座理想的桥梁。
一、坚持以文化为核心,开展了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建设的有益探索。
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是旅游产业发展的不息血脉。我市旅游产品开发坚持建设以规划为先,规划以策划为先,策划以文化为先,深入挖掘“红、绿、古”三色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为萍乡旅游业发展注入生机活力。
(一)以规划为导向,整合资源,形成了保护与开发的良好势头。
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指导思想,科学谋划旅游业发展蓝图,编制完善旅游专项规划。
1、编制了《萍乡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0-2020年)》,使之成为指导我市旅游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2、编制了《萍乡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成为了萍乡旅游业“十一?五”旅游工作指针。
3、编制了《安源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芦溪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上栗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成为县区旅游总体工作指南。
4、武功山风景名胜区《武功山总体规划》已向国务院报批,同时完成了金顶景区、羊狮幕景区修建性详规等景观提升和功能配套完善专项规划。
(二)以项目为支撑,加大投入,形成了“以生态促发展”的良好格局。
武功山景区启动羊狮幕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宜春方向山门建设,完善景区现有游步道沿线附属游览设施,启动羊狮幕景区入口区块项目、如来佛掌至穿云石笋环形栈道项目;安源景区孔原故居、盛公祠工程全部修缮对外开放,纪念馆文物库房建设已完成主体工程、陈列大楼正在加紧施工,完成纪念馆后山公路前期设计,安源影视城三期工程全面动工,安源国家矿山公园通过省级评审。完成横龙公园、迎凤公园、虎形山公园建设并对外开放,“四项三名”工程(即属相文化、昭萍掌故、成语故事、姓氏考略和名诗、名联、名人工程)正在建设,中环西路、韶山西路旅游大道也在全面建设中;杨岐景区以重修杨岐普通寺为核心已完成落实投资主体及前期征地拆迁等基础工作,启动了张国焘张国庶故居修复项目。申报萍浏醴起义旧址国家红色旅游景点。加快了孽龙洞建设步伐,启动了孽龙洞经营权回收工作。湘东区碧湖潭国家森林公园已批复,东桥五峰旅游发展公司通过招商引进漂流项目;莲花县“两园两馆一区”(井冈缘?杜鹃红生态园、海潭生态园、“一枝枪”纪念馆、西汉古墓遗址纪念馆和神泉湖风景区)旅游景区景点工程初现雏形。秋收起义萍乡陈列馆对外开放。启动了市旅游集散中心建设项目,已列为国家财政部、国家旅游局旅游基础设施项目,2009年争取第一批补助资金73万元,争取多方筹资,已筹集资金833万元,目前完成选址、购地工作,规划设计工作正在进行中,计划2010年一季度开工建设。
(三)以营销为载体,形式多样,促进旅游市场的客源开拓。
一是全面启动《江西省居民旅游休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行动计划》中关于派送门票、精编旅游线路、诚信经营等内容,结合此次活动,各景区制订了一系列的优惠措施。二是加强区域合作。组织旅行社赴长株潭等地进行联谊推介活动、组织重点景区、部分旅游企业参加了在大连举办的2009国内旅游交易会,参加了“认识china从江西开始”为主题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文化国门”江西旅游文化展示展演展销活动。组织参加了2009?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获得了最佳组织奖和优秀展台奖,萍乡选送的“安源总平巷木浮雕”、“秋收颂”木浮雕系列,获得了首届中国(江西)红色旅游纪念品设计(创作)大赛二等奖;组织重点景区、部分旅游企业参加了昆明举办的2009国际旅交会。三是按照省政府统一要求,在央视《朝闻天下》、《晚间新闻》、《经济半小时》、《海峡两岸》等热点栏目推介我市武功山、安源旅游形象。四是积极参加“我心中的江西地标”评选工作,使武功山成功入围江西省50个候选地标之一。五是成功举办第二届武功山国际帐篷节及续后帐篷节博客美文大赛、摄影大赛等活动,进一步推介了萍乡旅游形象,扩大了萍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来自广东、湖南的旅游团、自驾车团大幅增加。
(四)以管理为抓手,提升服务,促进行业水平上台阶。
调整萍乡市旅行社星级评定委员会,对旅行社协会进行改选。评定神州、顺达旅行社为四星级旅行社,评定江南、大众、金日旅行社为三星级旅行社。调整萍乡市旅游饭店星级评定委员会,市宾馆酒店协会换选,鑫?海岸商务酒店获得全省明星旅游饭店荣誉。成功举办了2009“迎宾杯”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2009“港顺杯”烹饪职业技能大赛,评选出萍乡十大特色菜品。全面完成“12301”旅游服务热线数据系统并已经通过省局验收,被评为优等级。旅游汽车服务公司完成营业额2950万元,连续安全运行1696.8万公里,安排264人就业,经济和社会效益良好。
(五)以生态为平台,民众参与,促进人财兴旺的旅游升温。
湘东区以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麻山幸福村为龙头的乡村旅游,东桥五峰、南岸,老关七仙山庄,排上官桥度假村,白竺源氵并农家乐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共接待游客10余万人,创旅游收入1400多万元。芦溪县依托武功山资源优势,麻田“旺阁山庄”、桶下的“武功山琥沟农家休闲山庄”、市上村的“翡翠田园山庄”、“山里人家”接待了大批量的游客。上栗的长平星亮山庄、赤山月老湖山庄、赤山天堂湖渡假村,以及弘扬农耕文化为主的福田神农式,以体验采摘为特色的桐木叮泉山庄、农业生产与观光相结合的映山红农业观光园、以品尝野味和特色为主的阿里山山庄和农家大院等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生活,也解决了当地农民就业,帮助农民致富。莲花神泉湖、月亮湾、白竺农家乐人气渐旺,发展迅猛。
二、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打造赣湘粤区域重要的旅游版块。
萍乡区位优势良好,西通长株潭,南连深圳、香港,湘赣两省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是萍乡最大、最稳定的客源市场。萍乡旅游业应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努力打造以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文化旅游为主体的旅游产品,将萍乡建设成湘赣边界上“旅游大市”。2010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做响“红、绿、古”三色旅游。
十大红色文化游。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一处两点)——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旧址——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工农革命军诞生地)——谈判大楼——安源路矿工人夜校旧址——总平巷——秋收起义广场——秋收起义烈士陵园——莲花一支枪纪念馆
十大绿色体验游。莲花玉壶山风景名胜区——安源国家森林公园——杨岐山风景名胜区——武功山金顶景区——武功山万龙山景区——武功山羊狮幕景区——武功山大王庙景区——武功山发云界景区——湘东区大屏山景区——湘东区碧湖潭国家森林公园
十大古色怀旧游。孔庙——宝积寺——三侯寺——横龙寺——杨岐山普通寺——李畋故居——上栗瑶金山寺——石洞口傩文化园——吴楚老关——商周古城
(二)做亮十大景区景点建设项目
围绕打造“红色安源、绿色武功、古色杨岐”旅游品牌目标,年内重点推进十大景区景点建设项目。1、武功山金顶景区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7000万元,争取年内完成新山门、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福星谷索道、悬索桥、观景栈道、红岩谷户外运动拓展基地等基础设施;2、芦溪旅游公路(卢—万—武旅游公路)项目,总投资2.39亿元,年内实现全线31KM二级公路建成通车;3、万龙山温泉项目,总投资4-6亿元,已征地400亩,年内正式动工;4、武功山羊狮幕景区基础设施项目,投资1.2亿元,年内建成羊狮幕索道,完成羊狮幕高空栈道、游步道及相关配套设施招商;5、安源国家矿山公园项目,争取创建成国家级矿山公园;6、红领巾主题公园项目(世纪游乐园),总投资2亿元,打造集革命教育、城市公园、儿童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青少年活动中心;7、杨岐普通寺扩建项目,投资1.5亿元,年内完成大雄宝殿建设工程;8、孽龙洞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1.2亿元,现已完成经营权回收工作,争取年内完成招商;9、大屏山红色旅游景区,总投资5000万元,力争年内对外开放;10、井冈缘?杜鹃红生态园项目,总投资2.1亿元,年内完成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宾招设施等。
(三)做好有声有色的十件实事
1、精心编制好《萍乡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根据我市城市转型和旅游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高标准、高起点地编制好《萍乡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着力形成指导性、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全市旅游产业规划体系。
2、继续推进国家A级景区创建工作
严格按照《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的标准》,完善景区交通设施、游览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强化景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规范旅游服务,全力推进武功山、安源纪念馆4A级旅游景区、孽龙洞景区、麻山幸福村、秋收起义广场和秋收起义烈士陵园四个3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工作一举成功。
3、集中力量搞好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建设
完善和提升城市旅游功能,形成集旅游客运、游客接待中心、导游服务中心、游客投诉中心、旅游商品销售等于一体化的旅游综合服务体系。
4、着力打造好旅游项目库
整合丰富的旅游资源,谋划和包装一批重点项目,开展重点招商,通过独资、合资和合作等方式推进景点、景区和星级饭店建设,努力提高旅游配套能力和标准。培育一批产权主体多元化、竞争力强的大型旅游企业,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千方百计整合资金投向旅游业。
5、更新制作一批旅游宣传品
要更新制作一批反映萍乡旅游新面貌的宣传册页、光盘,并安放进入各星级宾馆的大堂、客房。加大户外广告投放力度,在高速入口处竖立一块萍乡旅游形象广告牌。
6、加大旅游商品研发与销售
开发具有萍乡特色、方便游客携带的高、中档旅游产品、纪念品,并在全市各星级宾馆、旅游景(区)点、大型超市设立销售点。
7、评定10个乡村旅游名村(镇)
继续加大生态乡村旅游建设步伐,评选出10大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设施休闲舒适、服务规范的乡村旅游名村(镇)。
8、评选十佳导游员
提升导游IC卡管理系统,组织开展知识竞赛、岗位技能竞赛、典型示范活动,努力提高在岗水平。在全市评选出一批具有广博知识、精湛技巧、热情服务的“十佳导游员”。
9、评选优秀地接旅行社
鼓励旅行社开展地接业务,按照即将出台的萍乡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旅行社地接奖励。
10、组织开展系列节庆活动
积极创新办节内容和方式,举办好2010年中国(上栗)国际花炮文化节暨烟花爆竹产业交易会,继续办好武功山国际帐篷节、东桥油菜花等生态节庆活动。通过节庆活动的开展,不断提升萍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