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干讯 鄱阳湖进入为期三个月的春季禁渔期。禁渔了,渔民们去哪了?禁渔期开始以来,余干县湖区秩序井然,大小渔船进港,渔民们收网上岸,开始长达三个月的“休假”。渔民们有的做短工补贴家用、有的转产谋增收。有关部门除加大力度宣传禁渔法规,严查非法捕捞之外,也在积极帮助渔民发展网箱养殖,确保禁渔期间渔民生活不受影响。
瑞洪镇渔业大队61岁的渔民汪受虎就找到了做黄鳝笼这个赚取外快的好活儿。做黄鳝笼这活儿对于在湖边长大、从事捕捞已有47年的汪受虎来说可谓得心应手。每天天未亮,他就开始做黄鳝笼,每天能挣100多元,整个休渔期下来,收入也不少。提起春季禁渔,汪受虎非常赞成:“肯定要禁,如果长时间的大捞大捕,以后哪里还有鱼打?像去年那样的干旱天气,鄱阳湖水位极低,基本无鱼可打,很多小鱼都被捕捞上岸。如果再不拿出一些时间让鄱阳湖休养生息,今后的捕捞肯定会受更大影响。”“希望春季禁渔政策年年坚持下去,不仅是出于渔民收入的考虑,也为子孙后代保护一笔财富。”
鄱阳湖禁渔期开始以来,余干县渔政执法人员深入湖区、码头、农贸市场等渔民聚集区域,积极开展鄱阳湖春季禁渔宣传工作,大力宣传禁渔知识和相关政策,实现禁渔期间“湖面无渔船,水中无网具”的目标。该县渔政局负责人对笔者说:“禁渔是为了恢复渔业资源,维护鄱阳湖湖区的生态平衡。在禁渔期内,除广泛宣传相关政策法规外,还将加大力度打击非法捕捞,发现非法捕捞者,将按照《渔业法》相关规定严肃处理。”与此同时,有关部门正积极谋划,全力做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和生态环境修复工作。
据了解,像汪受虎这样做黄鳝笼的渔民仅瑞洪镇渔业大队就有30多名。此外,帮人织网、绣花,或是到附近企业做临时工、建筑工,休渔的渔民不乏挣取外快的活儿。与打短工不同的是,一些渔民利用休渔期间,大胆寻找转业转产机会,做龙虾笼、黄鳝网箱等行业,实现持续增收的目标。余干瑞洪镇渔业大队雷成江就是其中一人。以前,雷成江每到休渔期总是苦恼,一辈子闲不下来的他总想再做点事情。他看到鄱阳湖龙虾特别多,于是加工起虾笼,经过5年努力,吸收了20多个休渔的渔民过来做短工。该县水产部门的技术人员驻点到沿湖各乡镇,指导渔民发展网箱养殖,增加渔民收入,保障渔民生活稳定。
(曹汉衍 王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