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丰城讯(记者宋海峰)富硒蛋、富硒种鸭、富硒山茶油、富硒生态大米……一个个响当当的品牌正从丰城市“中国生态硒谷”现代农业示范区走向全国。
走“园区产业化、产业园区化、园区城市化”新路,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丰城市“中国生态硒谷”现代农业示范区开发利用富硒土壤资源这篇文章越做越大。截至今年8月,富硒产业已引进10多家龙头企业及科研所。一年多来,形成了11个生产基地,生产的10个富硒产品产值达23亿多元,示范区农民增收7032万元,人均增收3290元。
丰城市以“中国生态硒谷”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平台,围绕把示范区建设成为特色鲜明、配套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富硒低碳产业集聚区的目标,发展粮食、畜禽、高产油茶三大产业。示范区与中国农业大学、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技术咨询及合作关系。今年以来,每羽蛋鸭平均提高产值4元,每羽肉鸭提高产值2元,每头生猪提高产值22元,富硒蛋比普通蛋价格高出两三倍。
为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富硒低碳产业集群,建设开放程度高、外向型明显的开放型富硒低碳经济密集区,丰城市“中国生态硒谷”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行“公司 基地 农户”、“公司 合作社 农户”、“科研机构 基地 农户”等模式,优化资源,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农民与企业的利益连接机制,促进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目前,该示范区农业产业化企业骤增至53家,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33家,省级龙头企业10家,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加工型龙头企业25家,带动10万农户实现了订单生产,实现了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有效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