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初春,我们在一种独特的美与温馨中,走进了一个一直以来都让我们十分关注的地方——宝岛台湾。
乡愁诗人余光中、独特的思想者李敖、爱情小说家琼瑶、情动人心的乐坛大姐邓丽君、唱着《故乡的云》而拨动我们心弦的歌者费翔、小学课文中的日月潭……都属于台湾,也曾是台湾所给我们梦一般的印象!但是,当我们飞越那一弯海峡,走进宝岛,在近距离的接触中,我们认识了“一个更为真切的台湾”。
2月22日至3月2日,南昌首个新闻交流考察团赴台。这一新闻之旅已结束了好些时日,可台湾的印象在记者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划痕,值得细细回味与记录。
宝岛之城 拥挤中透出整洁
此次南昌新闻交流考察团在宝岛度过了9天8夜的时光。我们乘着大巴,从北到南,再从南到北,匆匆走过了台北、南投、嘉义、高雄、屏东、台东、花莲、宜兰等地,虽是走马观花,也算是走遍了宝岛。
台湾的城市中数台北和高雄两市最为繁华。台湾的市政建设起步比较早,与祖国大陆的一些发达城市相比,还是显得有点单调,不过从整体上来看还是秩序井然。
说实话,刚到台湾,踏上台北时,我们有些失望,到处是灰不溜秋的旧建筑,并不宽敞的街道,川流不息的摩托车,单一的建筑风格……实在让我不敢想象这就是台湾最繁华的城市。但是,我们在台北前后呆了将近4天,台北的魅力还是渐渐显露了。首先,台北的交通十分发达,巴士四通八达,的士川流不息,地下拥有5条快捷的地铁线,另有两条地铁新线还在筹建中。此外台北的街道十分干净,即使是很小的巷子,也难找到垃圾死角。地铁口有免费赠送的报纸,城市管理部门为此设置了专门的回收设施。
宝岛西南的高雄市也是个很漂亮的城市,现代气息浓郁,风光优美,美丽的爱河穿城而过。城市制高点是高雄85层大楼,紧邻着高雄港和新光码头,地上85层,地下5层,无论是远观,还是登楼极目望远,都显得极为雄伟壮观。这栋摩天楼目前是台湾的第二高楼,也曾经是名列世界前十的高楼。
总体来看,台湾每一个城市的公路和街道都显得有些窄,车水马龙中车速有时比较慢,但却不会堵塞。台湾各城市街头步行的人不多,也难寻骑自行车的。上下班时,摩托车流蔚为壮观,小车也非常多。我们注意到,无论是大车小车还是摩托车,没有抢道的,也没有一个按喇叭的,遇到红灯时大家都齐刷刷停好车。在一些县市的街道和道路上,两边都按照泊位线整齐停满了小车和摩托车乱停乱放的现象基本上看不到,非常狭小的道路一直保持着畅通。
台湾是个狭长的岛屿,南北全长394公里,东西最宽处140公里。但是台湾的交通系统却是一个通畅的整体,地铁线可以从台北直达宝岛之南的高雄市,公路纵横交织、四通八达,柏油马路不仅通向村镇,还通到田间地头。
宝岛民风 礼让的气息浓浓
也许是气候温和的缘故吧,在台湾感觉每个人都很有礼貌,说话客客气气,买东西付钱店主向你讲谢谢,多看一眼陌生人,人家会对你微笑.。
在公共场所,我们遇见的台湾同胞都是笑盈盈的,与你接触时总是轻声拖长语调连道“你好”。上街购物,无论是询价讨价、买与不买,他们始终不急不怒,即使没有做成生意,也热情相送。
旅途之上,我们一直津津乐道于台湾民众的彬彬有礼,言谈举止透露出良好的素养,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总有那么一份尊重。考察期间接触到的企业、媒体和服务业的从业者,个个都对人礼遇有加,负有责任感,实在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在台北,记者发现,市民在公共场合都安安静静的,地铁上和公共汽车站人来人往,饭店里挤满了人,但是基本上看不到喧闹的情景,他们说话的声音都很小。
台湾同胞还有强烈的“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理念。有位台湾朋友告诉我们,在台湾,很多景点的导游都是义工。还有,即将离开宝岛在台北最后一天的傍晚,我们乘大巴去参加一家企业的送别宴会,路上看见很多未着警服的人在车水马龙的路口指挥交通,同车的台湾朋友说,这些人是义务交通员,他们在上下班车多的时候会主动来到街头路口做临时交警。
或许是宝岛同胞的温文礼让与善良热情也感化了大自然的精灵吧,我们在亚洲水泥花莲厂还了解到了一件极有情趣的事,由于厂区环境幽美,各种植物郁郁葱葱,鲜花常年盛开,人们非常的友善,以致越来越多的蝴蝶都飞到了这里安家,而且蝴蝶种类达到了几十种以上。据说厂里一位高管就是一位蝴蝶迷,他深知台湾这一“蝴蝶王国”里蝴蝶们的习性,甚至知道蝴蝶喜欢什么植物什么花朵,为此他还常常爬山去探寻蝴蝶的生存奥秘。
宝岛文脉 同宗同根相传承
还记得刚到达台北,下飞机踏上宝岛的那一天,看着那些面孔一点也不陌生的建筑,看着那亲切而熟悉的来往行人的穿着和表情,记者的心里不禁咯噔一下:台北跟祖国大陆城市不完全是一个模样吗?
在台湾的街道上,店面招牌大部分都是用汉字;翻开台湾所有的报纸,也全是汉字;打开台湾的电视频道,大都在用华语播出;与台湾各地同胞交谈,听到的大都是标准的普通话。除去汉语文字印刷使用繁体外,台湾的语言文字交流和祖国大陆完全一样。
我们留心到,台湾的桃园机场以及全台不少商场或村镇广场都挂着大红的迎春灯笼,挂着有“生肖牛”图案的剪纸。
在台北,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街道都以祖国大陆的城市来命名,你看这些名字吧:南昌街、广州路、昆明街、康定路、沈阳街、南京路…… 这一个个名字,不正是台湾同胞认祖认宗、情系中华的见证吗?
在台湾,我们注意到建筑上的传统味也十分明显。我们参观了孙逸仙纪念馆。纪念馆主楼飞檐斗拱,为典型的仿唐建筑,馆外则有九曲桥、池塘、假山、柳树等传统园林式景色点缀。
我们还参观了台北的故宫博物院,这里存有超过六十五万件藏品,涵盖中国近七千年丰富的历史与文化精萃,汇集了历代皇室收藏的稀世珍宝。从外在看,“台北故宫”在建筑设计上也吸收了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风格清丽典雅。
台湾朋友还告诉我们,宝岛同胞实际上非常注重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一处处的山脉之间就建有很多极富传统特色的庙宇。从日月潭往阿里山的山路上,一座座庙宇就在我们的车窗外闪过。我们看到,在日月潭的旁边有座庙叫“文武庙”,庙里供奉着孔子和关羽的像,香火很旺盛。
宝岛商贸 渴求互补性发展
有资料显示,全球24.5%的台式电脑,52.5%的笔记本电脑,70.2%的电脑主机板,92.5%的电脑显示器,77%的电脑机箱均来自台湾。还有LCL、东元、统一、旺旺等知名品牌都是台湾商贸的标杆。
我们此次赴台考察,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拜会台湾的一些知名企业,宣传南昌,探讨新的合作。拜会中,我们感受最深的是,台湾的商贸企业界都十分关注祖国大陆的经济发展,强烈渴望着能够建立或进一步加强与大陆的经贸合作,认为台湾与大陆的经济发展有很强的互补性。
考察中,我们拜访了已在我市投资建立三家企业的台湾东元电机集团。东元电机创立于1956年3月,初期从事马达生产,至今已跨入重电、家电、信息、通讯、电子、基础工程建设、金融投资及餐饮等方面的发展领域,是知名的世界级集团。在位于台北南港软件园区的台湾东元总部,通过视频短片,我们见识了这家大型企业的传奇性成长故事。
尤其让我们欣喜和震动的是东元总部一位高管谈到的一件事,他说他们一直很关注祖国大陆的新闻,尤其关心他们投资企业所在地发生的事,他说他们从新闻中了解到,鄱阳湖一带的风一直比较大,在那里还发生过很大的风灾,东元的决策层认为江西鄱阳湖一带的风力资源完全可以充分利用,作为电机企业,他们有在那里投资风力发电的意向。
还有一件事,也可以看出台商的认真与执着。考察中我们拜会了安大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郭俊男在一次宴请我们的餐桌上,向我们派发了一份独具眼光的投资分析报告,报告认为在祖国大陆通讯企业三雄竞争的夹缝中,有线电视网完全有掘金的全新破茧之道,目前大陆的有线电视增值服务潜在市场很大,他们愿意携有关台企在南昌启动“破冰性”投资,在南昌提供有线线路的基础上,大手笔开展“电视购物”、“电视远端教学”、“电视健康保健”等业务,打造一个具有南昌地方特色的内容服务产业。
宝岛物产 独有的风味醉人
还记得,我们刚来到台湾的那天,一位接待我们的同胞便对我们说:“初春的宝岛,水果和海鲜是很丰富的。”当晚,邀请我们此次赴台考察的台湾广播协会便在宴会上让我们首先品尝了一次海鲜特色餐。许多不同品种、不同烹饪方法、甚至见都没见过的海鲜,让我们大开眼界。
台湾的海鲜特别新鲜,不少特色鱼不用煮,生切成片,就着酱醋便能吃,感觉又嫩又爽。我们考察团中有位同志原本吃了海鲜就会胃疼,但这次吃着宝岛的海鲜,也许因为十分新鲜的缘故吧,竟然一点事也没有。
我们在台湾南部的旅途上,看见路边很多的店铺在卖各种新鲜的台湾水果。我们团的几位女士曾几次下车买了凤梨释迦、莲雾、芒果。
凤梨释迦,又名番荔枝,因外形类似佛像头部而得名,主要产自台东等地,每年秋季至次年开春都有出产。凤梨释迦切成了片,乳白色的,软软的,甜爽爽的,口感极好。释迦甜分足、营养价值高、果粒大。释迦在台湾深受喜爱,宝岛每年都要举行释迦节,选出的冠军释迦售价折算人民币上万元一颗。
莲雾则青里透红,水分特多。莲雾,又名天桃,辈雾、琏雾、爪哇蒲桃。在莲雾中心挖个洞,塞进肉茸,用猛火蒸约十多分钟,是台湾著名的传统名吃,美其名曰“四海同心”。
台湾水果世界闻名。芭乐、莲雾、木瓜、杨桃都是当地的本土知名产品。这些极具宝岛特色的果品真是风味独特。
我们在台湾最南的屏东恒春参观闻名于世的垦丁公园时,看见很多的渔港,并在垦丁公园旁一个叫“恒春鱼汇”的地方,吃了一顿丰盛的海鲜大餐。我们目睹了很多闻所未闻的海洋鱼,这些鱼有的形状奇特,有的颜色罕见,有的名称便直接概括了它的特色,比如有红鹦鹉鱼,孔雀鱼,蝴蝶鱼等等,数不胜数。
台湾四面环海,又处暖流与寒流的交汇地,海产十分丰富。鱼类多达五百多种,其中以鲷鱼、鲔鱼、鲨鱼、鲣鱼、鳁鱼最多。
另外,台湾还有各式各样风味独特的糕点、茶和酒等,比较出名的有凤梨酥、贡糖、阿里山高山茶、金门高粱等。
宝岛山水 温和孵出的美丽
来宝岛之前,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阿里山、日月潭,但绕宝岛一圈后,我们的感受是宝岛处处皆风光。除了阿里山、日月潭,我们的此次台湾之旅还涉足了野柳地质公园、垦丁公园、太鲁阁峡谷,穿行了美丽的台湾东海岸线,一路的风光与风土都让我们读到了宝岛的独特之美!
按照一般人惯常的想法,宝岛台湾四面都是海洋,山地应该不多。但是当我们走近了这个地方,却发现我们惯常的想法是错误的!考察期间,看着车窗外不断闪过的山,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台湾是世界上少有的热带“高山之岛”,除西岸一带为平原外,全岛2/3都是崇山峻岭。
台湾朋友告诉我们,宝岛的年平均温度,除高山外约在22℃左右。一年四季,天气总是暖融融的。4到11月份,是台湾的夏季,最热的7月份,全省平均气温为28℃左右。从12月到翌年3月,为凉爽的“冬季”,与祖国大陆长江中下游的秋天相仿。最冷的2月份,全台温度最低的台北市的平均气温也在15℃左右。台湾一般终年不见霜雪,雪线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地带。
台湾是我国多雨的湿润地区之一,年平均降雨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并且是我国受台风影响最多的省份,附近海面为夏季台风的主要通道。每年6到10月是台风季节,其中7到9月台风次数最为频繁。
这次我们在美丽的台湾东海岸线,在宝岛花莲县丰滨乡静浦村,激动地参观了隔开两个气候带的北回归线标志碑。
北回归线穿过宝岛台湾的腰部。宝岛的位置恰好跨在温带与热带之间,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但是宝岛四面环海,受海洋性季风调节,终年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树木葱茏,百花芬芳,南部农作物一年三熟。我们在从台湾高雄往花莲的高速路上就看到,虽是2月底3月初,但高速路两边的水稻田里早已插下了秧苗,一片青葱。而这时,我们江西南昌还只有3℃至5℃,早稻还未浸种。
宝岛传媒 竞争与激情携手
宝岛的新闻媒体发展现状如何?他们有哪些做法值得借鉴?他们与祖国大陆传媒有哪些合作联系呢?他们是怎样关注祖国大陆的?他们的新闻人是怎样打造出来的?
在台考察期间,我们探访了当地知名的中国时报、中天电视、东森电视、《远见》杂志等传媒单位,还走进了中华文化大学新闻学院进行交流,见识了台湾新闻媒体和文化传播产业的运作及经营。
纵观台湾的大众传媒,我们的第一个感觉是,竞争异常激烈!报纸间为新闻和广告拼抢得难解难分,有的报纸稳打稳扎,有的报纸面临极大的生存压力,有的报纸无奈中借壳重生,还有的报纸来自岛外,挟灵活的新闻操作理念与机制跑马圈地。宝岛的电视竞争更是胜于报纸,有台湾的媒体同行告诉我们:台湾比较大的、有一定影响的电视频道至少在100个以上。而且各频道的新闻节目都多而杂,不少新闻在播出时,上下都有字幕在显示其他的新闻和商业内容。他们的电视新闻节目商务性、娱乐化突出,严谨性和公信力不够。
我们在台湾的传媒中也感受到了竞争中传媒人的激情,感受到了他们极其负责的职业状态,感受到了他们良好的新闻敏感和新闻操作效率。我们这次拜访的两家台湾电视台——东森电视台和中天电视台,栏目都很丰富,注重节目设置创意,24小时不间断播出,有的频道甚至一天有12小时的直播。他们除播放电视剧、电影外,大多为新闻、娱乐节目,画面采集量很大,新闻现场性的报道非常充足。还有《远见》杂志,是台湾一家比较有影响的财经类杂志,他们将敏锐的新闻触角伸向了全球的热点财经事件。杂志社还主动介入有影响的社会活动的策划或承办,他们去年就想尽办法争取到了“华人企业领袖高峰年会”由他们杂志社承办,这一举动曾在台湾传媒界轰动一时。
我们在考察中还了解到,台湾传媒与祖国大陆的关系也联系紧密,台湾的媒体记者也曾多次到江西、到南昌来采集新闻,《远见》杂志每期都有关于大陆的经济报道,去年他们就深度关注过江西的企业精英,今年3月还将推出专题报道,聚焦南昌的生态经济。东森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及全国19家地方电视台都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共同举办过大型电视策划“东森两岸情”,特别是还与我们江西电视台有合作关系,去年就推出过电视专题片“发现江西”,把生机勃勃的赣鄱大地展示给了广大台湾同胞。
我们还参观了中华文化大学的新闻学院。这家新闻学院注重心灵教育和实践性学习,设有实践性的电视台、电台和报社,我们参观时看见不少学生正在主持、编稿、录音,以准新闻人的身份进入角色。新闻学院的有关人士还告诉我们,他们和祖国大陆许多城市的大学已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合作。
相关链接
[事件背景]
在两岸“三通”的背景下,江西正在筹备直航台湾的旅游,三个旅行社已获得了组团赴台湾旅游的资格。近日,省公安厅已接到公安部的正式通知——江西居民赴台旅游可以正式报名了。南昌新闻交流考察团赴台,正是为江西开通台湾游提前“探营”,无疑在赣台交流的历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新闻考察团在台期间,不断发回现场报道,向家乡人民报告台湾宝岛的风光、人情、文化和社会面貌。
[昌台商贸]
南昌已累计批准台资项目474个,总投资超过21亿美元。近年来,每年均有一百多个台商考察团来昌考察,去年南昌新增台资项目30个,项目总投资额4.69亿美元。南昌已连续5年被台湾评为投资环境“极力推荐”城市,在广大台商中享有越来越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目前南昌已建立2家台资企业转移承接基地、1家台商创业园、2家赣台农业合作试验园区,对台资企业吸引度日益提高。去年南昌共组织4个赴台经贸交流团组入岛,今年预计将有超过10个团组成行。
记者手记
美丽富饶的宝岛已在我们的记忆中定格了,热情、友善、负责,血脉里涌动着浓浓中华情的宝岛同胞在我们的记忆中定格了,宝岛经济商贸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务实、守信、效率等都在我们的记忆中定格了!
我们渴望着能再次走进这块土地,我们也渴望着两岸的同胞能够通畅的来往,渴望着一个民族同宗同根的情结能够共创一个更加美好圆满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