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投资自然是生态保护事业的创新

媒体: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张爽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09/5/7 6:06:20

  时至今日,各国政府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机构做出的所有努力,未能有效减缓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生态系统的退化。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相对于经济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投入资金十分有限、人员不足。

  资金匮乏不仅局限于保护区,全国范围林地的可持续经营及保护、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地质、湿地)公园等各类保护地也都面临相似的问题。然而怎样才能为自然保护筹集到资金呢﹖

  幸运的是,在这方面,美国已经有许多成功的实践经验,比如,建立保护投资银行,鼓励企业从事公益土地交易,政府的免税激励政策,非政府组织与企业合作买地用来从事自然保护等。

  在美国的实践中,各种社会力量会从不同的角度参与和从事生态保护事业。所有的方面、甚至所有的人,都能够为生态保护投资,人们运用自己各种各样的资源、资金和能力来做保护工作,并从中获得良好的收益。

  把自然保护与投资联系到一起,真是一项具有极大挑战和开创性的事业,特别是在今天,全球都在面临经济和金融危机的时候。而在读到比尔写的这些故事之前,许多人还从未听说过可以为自然投资,并且能够获得理想的回报。

  当然,美国的做法不太可能在中国照搬。世界各国的法律、文化、社会发展背景各有不同。中国保护事业面临的挑战,是由中国特有的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注定了我们必须摸索一条自己的道路。这条出路的探索和环境日益恶化的压力,让我不禁联想起从小岗村闯出来的中国改革之路。改革先辈们的破旧立新,求真务实和30年的执著与奋斗,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复苏和振兴。目前,中国所面临的环境和自然保护问题,是30年发展取得辉煌成就后,面对的新挑战。

  我相信,“投资自然”这个很好的创新理念和方法能为新一代改革者带来启发,引领中国突破目前保护与发展间的壁垒,以科学的方法实现自然资源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把青山绿水和丰富多彩的生物多样性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作者为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部首席代表)

阅读 280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