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是知觉对感触的评价,也可以说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不管你处于人类社会的那个阶层,都在为你认为的“爽”在不停地努力奋斗着,其过程的艰辛堪坷及其遇到的喜怒哀乐,就是文化,就是文明道德,就是真正的教材,让后人在文字的堆砌中跋涉品味,趟一趟,细胞内有点感觉的,很有可能就能成为研究生和博士生或博士后,当然,不单要让不同语言的人看懂你的表述,还要有新颖的词汇来润色,使对文字缺乏认识的人感到深不可测。理论,有可能就是人尘后面的胡言乱语,只是加上了些一二三四,也许这些就是逻辑。不敢说,人类社会逻辑性理论支撑的脚步,到今天是不是真的走在了自己的生态位置上。很想爽,可隐隐感到爽立足的基础是那么的不牢固。
在饭吃不饱的年代,能够吃上一顿饱饭那种爽感是80、90后的人绝对体会不到的,在粮食基本自给时,我们经常为能吃到纯麦子面擀的面条或烙馍或蒸馍而要付出很多很多,秀长时间能不限量的饱吃一顿,那爽感,可以说几年以后印象还特别深。过来人,不想过那时日,但也绝对不会忘了那让人痛心疾首的年代。没有办法,当时的落后都会归结到“三座大山”的压迫和禁固,归结为美帝国主义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所以,人心都特别齐,政治性都特强,为了天下人都有享不完的爽感,都下定决心要将共产主义进行到底。到现在才知道,中国这初级社会主义,只有建设出特色才会让我们拥有想都不敢想的爽感。
组织上对工作能力的肯定(综合性的),我升级了,不光是别人另眼相看,同事、同学、上下级,甚至左邻右居和所有认识的人,只要知道了你这次的辉煌,都会在表面上恭维你,不管是真心的还是假意的,那种现象是现实存在的,做为人的本能,心里那种爽感的感觉,真是到处都是艳阳天,当然,从此身份待遇也就是两重天,这是眼下中国社会行情所决定的。
在商海里混,如果大把票子川流不息地对你的智力、能力、经营策略进行连续回报,就会让你真正体会外面的世界真精彩,那种爽感是多数人终其一生都难以体验的。开奔驰车与丰田、本田车、桑塔纳、长安、柳州五棱、骑自行车自然都有自己的爽感,但那体验绝对是不一样,就象在蜗居和别墅里生活一样,虽然都在日出日落风霜雨雪中渡过了一个个二十四小时,同样都把肚子吃饱了,躺在床上睡的很香,但爽感是有本质区别的,走在街上享受的眼光待遇也是不一样的。也许有人说,再有质量不也就是一天吗?对,享受不到的自我平衡是人类社会能够五彩缤纷的基础,任何一种生活都可以让你获得人生的乐趣,爽感只是生理对现实的反映。古文化的发扬光大就是最好的证明。
结婚典礼仪式上,司仪问新郞,用一个字形容你今天感觉怎么样?新郞说:爽,两个字呢?很爽,三个字呢?特别爽。实际上说爽也对,他开始了人生新的一页,组成了家庭就要和心爱的人一起生活,心里感觉爽真的无可厚非,但说实话,他并没有享受到人生的那种爽,只是一种期望,马上就可以得到的那种渴望,当人去新房里只剩两人,他拥着心仪意久的情人颠鸾倒凤之时,那种难以言传的微妙体验,才是人生真正的爽感。为了这一刻,他的父母、他、他的师长亲友付出的是很难有人知道的艰辛、智慧和亲情的投入。
有一种爽感是大自然给予的,不管人的能力和素质是什么样,都有可能享受得到,那就是到处流动的空气和水。七十年代的农村,虽然粮食产量没有那么高,道路没有现在这么好,文化生活也和现在有天壤之别,但艳阳天下喝一口刚从井里打上来的凉水感觉是那么无以伦比的爽,虽然卫生部门一再提醒不要喝生水,可人老几辈都是这样喝过来的,年轻人壮的和牛一样,老年人也都是满面红光。太阳下山后铺一条草席在窑脑头,风就是最好的按摩师,不单能驱除田间劳动的困乏,还能让心灵在洗浴中升华。现在虽然城市的土地版土没有包围农村,可那种类似于城市不良污染已经包围了农村,空气都不用说了,很多地方的水在经过了多次技术处理的上报材料上还是令人担心。说实话,那时的爽感必须要花钱到深山老林中才能觅的到,过去无偿享用的生命资源,恐怕今后都要付出代价才可以得到了。不知道这些不爽是不是古文明发展的必然,也难说这些都是人们追求爽感后遗留下来的后患,真的很担心这些,应该用什么去补偿,让我们重新感受那失去的爽感,用什么去完善,让后人不再有生存的负担。
春季西南多省的长期干旱,让全国几乎都没有了爽感,一人一瓶水的捐献,那么迫切,可想是多么艰难,不要说长庄稼了,人都没有水喝了,几个省呀,想想,虽然不会有唇亡齿寒朕兆,但也有不少生灵的困惑呀。国家级首席专家说,这种现象应该归结为水利设施投入欠帐所致,真的吗?不敢苟同,天上不落雨,地下不出水,风吹日晒要蒸发水,就是用滴水不漏金盆做水利设施,又其能保证这么大的地方生灵生存用水。不管怎么说,那一段关心民生的人是没有爽感了。大家都在献爱心的同时,也在呼吁身边的人也把爱心献出来,帮助爱难的人走出困境。
大旱还没有让国人稍作喘息,骤雨便又在南方蹬场,城市表现有比较明显,商店被淹,住宅被淹,车库灌水,几十万上百万的财产倾刻间付诸洪水,同样是没有爽感,为市民担心,为明天担心,老天,这是怎么啦,多少年都没见过,咋突然间光临人间,不管你的经济是多么的超前发展,它都毫不吝啬的要来玩玩。专家同样说是城市水利设施欠帐,这真的难坏了技术人员,多少年都没见过这么个阵势,谁会能做的那么园满。不过此时低调地提到了生态失衡也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点麻烦。
舟曲的泥石流同样让人没有爽感,这回没有人说是水利设施投入不足带来的麻烦,但也没有说是什么原因招致的这场灾难。一千多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凄凉的县城内党中央国务院、各级人民政府、爱心企业爱心人士送去了人间的温暖,本来这里肯定有一种温馨的生活,是文明发展还是为了取得经济收入的爽感,让大雨和松软的高山给人间促成了这么大的一个震撼。
人再能,也难以应付自然的突然。一个城市的排水能力可以从半个流量提高到两个流量,不管花多少钱,取自于民用自于民,好象没有什么说事,可你把城市的排水量提高到两个流量,自然要是把舜间的给水量达到四个怎么办,人再提高,自然再增大,直到人类精疲力竭或无法生存。能不能研究一下,看这种做法是不是换一种方式出现,让雨来的温和些,次多量少一些,让旱不再那么惊人,让即使雨涝也不能成灾。
舟曲的特大泥石流应该具备三个条件,土松,水多,有一定的坡度,如果那里有茂密的森林,有固地能力强的植物根系,也许同样的降雨量就不会有这样的残局。如果同样的时间段内雨不那么急不那么大,也许舟曲的人民会和我们一样在爽快的音律中生活。地理的坡度我们不能选择,但生活的居住地我们可以选择,即然舟曲人选择了那里,那里就是能够活人的地方,今天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是先人选址时的无知,还是我们现在的行为愚魅。
爽,可以影响生理,让我们更多更全面的去享受人生的乐趣。寻觅爽的过程,是思想与能力的凝聚,可以让一个民族的文化由不成熟走向人类向往的高级,享受人生,就要让我们拥有灵敏的感知器官,那就是我们常说的身体健康。今天,我们集聚了很多财富,怎样用好它们,才能让我们拥有本来就属于我们的爽感。坐下来,好好想一想,怎样才能走回我们昨天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