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城区
(本文图片由陈强 摄)
梦湖全景
西湖美景
大江网讯记者叶新阔报道:提起抚州,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才子之乡”、“文化之邦”,文化已成为抚州的一张靓丽名片。近年来,抚州市围绕建设“生态文化名城”,在市中心城区实施了一批批城市建设项目。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抚州提出了“大产业、大文化、大绿化、大水面、大空间”和“引森林进城市,变园林为森林”的发展理念。
如今,一大批具有现代园林风格和文化气息的建设项目相继落成和开工建设,抚州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梦湖、汝水森林公园、抚河橡胶坝、迎宾大道等一批“治水秀城”、“生态绿城”项目相继竣工,勾勒出“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别样美景。
眼下的抚州,宛如鄱阳湖畔的一颗明珠,正放射出璀璨耀眼的光芒!
借文化底蕴打造城市
抚州市民刘女士每天晚上都习惯到梦湖湖畔散步。“夜色下,伴着轻风漫步前行,仿佛置身于梦境里。”刘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就住在抚州城西,近一两年来,抚州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大大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为他们提供了更多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近年来,抚州在围绕创建生态文化名城过程中,以“改造老城区,开发城南新区,对接上顿渡片区,逐步构建三河六岸(抚河、风岗河、宜黄河)大格局”的发展思路,做大做强做优做美中心城区,使中心城区朝着人口100万、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的现代化城市目标迈进。
抚州市在区域发展中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树立“大产业、大文化、大绿化、大水面、大空间”和“引森林进城市、变园林为森林”的理念,重点做好“产业兴城、文化立城、治水秀城、生态绿城”4篇文章,力求把市中心城区和各县城建设作为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以适度超前的城市建设带动相对落后的工业发展,大力实施城市发展适度超前和项目带动战略,全力打造文化生态名城。
如今,抚州累计开工建设了119个城市重点项目,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50.2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51.43万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6.6平方米,城市绿化率达48.4%,呈现出“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美景。
城市建设要不留遗憾
“梦湖东路东侧,寸土寸金之地,原本已经被地产商买走,但去年市政府果断决定:收回部分土地,向东推进20米,用于造林绿化。”据抚州市建设局负责人介绍,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抚州坚持留足空间建绿化的“大绿化”理念,近两年,市中心城区新建成绿地面积300公顷以上,是十年前抚州主城区总绿地面积的4倍。今年4月,抚州被命名为“江西省园林城市”。
抚州市委书记甘良淼每每谈及城市建设,都会再三强调:“新城建设要有前瞻性,新城不能再留老城的遗憾!”据了解,为了不留遗憾,抚州市委、市政府还规划在新修的外环路、陆象山大道、曾巩大道、赣东大道延伸段、王安石大道两侧各留50米建设森林绿化带。
如今,抚州以文化生态为主题,浓墨重彩绘新城。市中心城区基本建成了抚州文化园、名人雕塑园、汤显祖大剧院、博物馆、凤岗河湿地公园等一批城市重点项目,新建了20多条城区道路。抚州城南新区集中了30多个重点城建项目,在不到3年的开发建设中,基本完成20平方公里的建设,使昔日荒凉的丘陵地被广场、高楼、大道、河流景观所代替。投资3.6亿元开挖建设的梦湖,与上游凤岗河连体改造,形成“一溪襟带出江湖”的格局。
与此同时,该市发挥市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作用,推动东乡、南城、崇仁、宜黄、金溪等县的城市建设,使这些县城成为中心城区的组团,形成“半小时城市圈”。
西湖绿洲
汝水森林公园全景
抚州变大了、变新了、变美了
“抚州变大了、变新了、变美了,俨然一个大都市。”两年没有回抚州老家的娄先生一下高速便大吃一惊,下高速后,他干脆自驾车在抚州新城区转了一圈,接二连三的美景令他连连惊叹。梦湖、西湖、烟波湖、凤岗河,两岸花柳全依水;抚州文化园、汤显祖大剧院、名人雕塑园、体育中心,一路楼台直到山;陆象山大道、曾巩大道、安石大道、文昌大道、迎宾大道等街道,蜿蜒新绿迷人眼。
随着城建项目的相继竣工,抚州俨然成为了一个大花园。“抚州全市上下高位推动、脚踏实地的工作力度,创新思路、破解难题的科学操作方式,使城南新区建设的美好蓝图变成令人惊叹的现实”江西社科院院长汪玉奇在抚州考察时发出感叹。
据了解,根据抚州市对未来十年城市生态建设规划,今后抚州的城市建设将做到“点、线、面相结合,水、陆、空相协调”,重点实施城市公园、城市绿色长廊、城北老城区绿色板块、城郊生态绿化等四大建设工程,通过建立城市绿色生态环境圈,形成城市从外向内“由生态绿地,到生态防护绿地,再到公园绿地”的过渡。
结束采访,记者乘车离开抚州。当汽车再次驶过抚州新城区时,记者被沿路的美景所深深吸引。今日的抚州,已成为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江南生态休闲旅游城市,她的美丽、宁静以及勃勃朝气养育着抚州人,让生活在这片红土地上的人们感到无比幸福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