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北京座谈会(文录三)

媒体:今视网综合  作者:今视网综合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0/3/1 19:48:37

      万钢:尊敬的华建敏副委员长、苏荣书记、吴新雄省长,各位同志们,大家上午好。今天很高兴能够参加江西省委、省政府举办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座谈会,这是在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之后,江西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央战略决策的一次重要的活动,充分体现了江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信心和决心。在此,我代表科技部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对江西省委、省政府和全省的同志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努力和行动表示崇高的敬意!

      下面,我就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谈三点建议,供参考:

      第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

      去年我们经历了新世纪以来最困难的一年,这一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科学决策,从容应对,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我们战胜了困难。但是,它也给我们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的启示。一是我们认识到发达国家利用虚拟经济过度负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是难以为继的。二是依靠资源消耗、危害环境的发展方式也是难以为继的。三是如果利用廉价劳动力或者竞争优势,依靠外需和投资拉动的方式,同样也是难以为继的。因此,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道路已经刻不容缓。我国的经济社会已经进入了必须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促发展的新的阶段。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长江重要的调蓄湖泊和具有世界影响的湿地,是亚洲最大的越冬候鸟的栖息地。鄱阳湖地区生态环境良好,自然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较好。早在20多年以前,江西省委、省政府按照“立足生态、着眼经济、系统开发、综合治理”的方针,组织实施了“山江湖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区域环境保护、资源有序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被联合国称为“全球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去年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表明了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这不仅是“山江湖工程”的继承和提升,是对江西省委、省政府实施生态立省、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理念的高度肯定,更是对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和具体实践,它将有利于保障长江中下游的水生态安全,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实施的新支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推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迈进。

      第二,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规划,为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伴随着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研讨班上强调指出,加快经济发展转变,根本出路在于自主创新,温家宝总理也再三强调,要用科技的力量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按照中央的决策和部署,要始终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快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依靠科技创新,努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已经明确了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这里我想重点强调三点:

      一是遵循规律,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点任务,结合江西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围绕着光伏材料、风能与核能、清洁汽车与动力电池、航空制造、半导体照明、金属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生物和新医药、现代农业以及绿色食品、文化及创意等江西十大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研发投入,尽早掌握核心关键技术,重视产业发展各个环节的系统配套和集成,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打通后续环节的政策障碍,重视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的聚集、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产业聚集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是加大节能减排、生态保护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结合江西的特色和优势,在铜、钢铁、化工、汽车、轻工等一些江西传统优势产业领域,加快推广应用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产业的改造升级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形成先进高效的生态产业集群,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率先成为全国低碳经济的实验示范区。

      三是创新机制体制,加快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不断地提高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按照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进一步创新机制体制,促进经济与科技的紧密结合,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提高企业的创新,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进一步加强创新能力的建设;整合资源,形成有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合作互动的良好机制,实现了资源共享共用;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大力培养和吸引人才,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和营造良好环境。

      第三,科技部将继续加大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支持力度。

      近年来,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江西省的科技工作也取得了卓著的成效,创造了很多典型经验。年初的时候,科技厅王海同志给我们介绍了江西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创新发展“六个一”工程,特别谈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决定将省政府财政投入的2%投入科技创新,每年要启动一批重大专项,带动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创新,并且也要求各级财政争取达到2%,我听了心里暖忽忽的。从这几年的实践看来,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带动了全省企业对于创新投入的成倍增长,也促成了全省各企业以及全省广大农村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科学发展,对于生态经济发展和新兴工业化道路的深刻认识和体会。这些日子我特别有感受,近年来,中央财政的投入每年以25%,去年以30%的速度在增长,去年我们国家有史以来第一次做到地方投入总和和中央投入总和达到了1:1,这是第一次平衡,地方投资总和加起来还比中央投资总和多了10个亿。第一次我们实现了在中央财政投入的过程当中对于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的平衡,企业的投入大幅度增长,社会对于创新支持的关注度和集中度迅速提高。去年推出了创业板,头一批28家企业里面有24家是高新技术企业,备选的106家里面有92家是高新技术企业,社会市场、社会资本对于创新、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支撑作用。与此同时,我国对于基础研究的投入也大幅度增长,第一次达到了固定支持和项目性竞争性支持的平衡。国家对于创新、对于科研的投入正在走向一个科学和合理的程度,同时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对于创新的投入。

      科技部与江西省建立了部省会商制度,加强了沟通和合作,特别是上一次省部会商已经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作为中心议题,围绕着生态综合治理与保护、现代生态农业的开发、半导体发光材料、光伏材料、铜质新材料和稀有金属材料、高性能陶瓷型材料等特色产业的开发,共同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项目,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围绕着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规划与部省会商为平台,进一步加强与江西的合作,不断地完善合作机制,支持江西创新体系的建设,尤其对涉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区的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级研发平台、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技术创新联盟、国家科技计划重大项目、创新型企业建设、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在政策、项目、资金上给予优先扶持,进一步提高江西自主创新的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我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方面、各部委的共同努力下,鄱阳湖的生态经济建设区一定会取得预定的目标,为全国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特别是在中部崛起方面做出示范引领的作用。谢谢大家。

阅读 196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