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蒙古到安徽,再从安徽到抚州,进取的精神是一致的,发展的科学性是相似的,实干的劲头是相同的。半日抚州游,看见的是红土地的奋发向上,感悟到的是江西崛起的内在律动。
观湖
一湖碧水伴城,一弯卧桥横波。青草绿树映高台,相看新城郭。
连日来,看草原新城,观皖地繁华,忽置身梦湖,却有不知身处何地之感。这就是我们常来且熟悉的抚州吗?才一年多的时间,抚州在老城区的一角,悄悄构筑出一个梦幻般的静园。
沿湖漫步,景随步移。一路走去,有快艇犁波,有渔者垂钓;有舞剑的老者,也有雀跃欢歌的孩童。2000亩梦湖,远眺水天一色,碧波如镜;近观喷泉吐玉,雨雾如丝。
在梦湖广场,百米左右的石材长卷古朴雄伟,意趣天成。旁边矗立的玉柱上,镌刻着王安石、曾巩、汤显祖等历代先贤的诗歌名句。长卷临水,水因此有了历史和文化的沉淀与底蕴;那石卷也似乎汇聚了灵气,书香扑面而来。
与梦湖相距三四里地,是抚州文化园。汤显祖大剧院、抚州博物馆、抚州图书馆、文化艺术广场以及文渊、曲苑等景观工程已经建成。那拔地而起的建筑群,于江南秀美的韵律中揉进了北方的雄浑大气,又有些让人觉得不是印象中的抚州了。
据当地的同志介绍,2006年以来,抚州按照“产业兴城、文化立城、治水秀城、生态绿城”的基本构思,围绕6个城市功能区,启动建设了42个重大城市建设项目,仅政府投资就达27亿元。
文化和建筑,是城市独特的语言。今日抚州,在历史的传承中,彰显出的是开放的意识,是奋发进取的精神,是协调发展的未来。
听涛
听涛,听城市发展之涛,听创新创业之涛。
长期以来,抚州在全省算是财政穷市。抚州提出:“以适度超前的城市建设,带动相对滞后的工业发展。”
钱从哪里来?城该如何建?抚州的解答方式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两年来,抚州启动的42个重大城市建设项目中,没有一个因为资金问题影响进度。其中奥妙?就在于运作城市的科学手法。
有效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抚州采取大胆回购土地的方法,“无地变有地、生地变熟地、死钱变活钱”。通过银行贷款1亿元资金,抚州收回闲置未开发用地,清理停建项目和建设缓慢项目,盘活市直机关土地资产。
一年左右时间,抚州城北、城南、城东面貌一新,城区面积扩大近20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达10.37平方米,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悟道
悟道,悟发展之道,悟崛起之道。
抚州的变化惊人。两年前,抚州综合实力与全省平均发展水平相比,落后3年左右;人均财政收入仅为全省平均值的40%;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全省平均值低20个百分点;城镇化率低于全省5.7个百分点。
2007年,抚州大多数经济指标增幅进入全省前三位。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省排位分别前移2位和3位;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前移7位;群众安全感测评由2005年全省第10位前移到第2位。
变化的缘由在于实干。
不犹豫、不争论、不折腾,这就是抚州快速崛起的真谛。坚持“先说好再做”,坚持“一个项目一个责任人”,抚州的项目建设速度惊人——投资4.6亿元的梦湖工程,16个月基本完工;建筑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的市行政中心,15个月建成……工业园区销售收入由2005年的56亿元迅猛增加至220亿元;工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46.4%,较2005年提高22个百分点。
事业是干出来的。抚州市委提出“不满足于工作已干过,不满足于纵向看有进步,不满足于被动完成任务,不满足于现有工作效率已提高”。语言朴实,奋发进取的精神却淋漓尽致。
抚州能干出的事业,是全省各设区市都有可能干出的事业,也一定是蓄势崛起的江西能够干出的事业。
本报记者何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