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11月17日上饶市印发《上饶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以来,上饶市便着手陆续构建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四级河长制组织体系。目前,全市共设有1800余名河长,他们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着力打造大美上饶。
上饶市已落实了由市委书记、市长分别担任市级总河长、副总河长,7名市级领导分别担任信江、饶河、鄱阳湖流域和五座大型水库的市河长,河流所经地和水库属地县、乡、村行政主要领导担任县、乡、村河长的组织体系,基本实现了全市水域河长制管理的全覆盖。按照省里要求,上饶市还确定了玉山县为试点县,信江主支玉山水、一级支流石溪水、饶河主干乐安河为试点河流;对11个未列入市级试点的县(市、区),分别明确一条河流作为县级试点河流,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组织体系。数据显示,全市共明确市级河长7人、县级河长93人、乡(镇)级河长309人、村级河长1489人。同时,上饶市还在水质不达标的河湖设置了河湖巡查员、专管员、保洁员,全市上下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水责任体系。
通过构建起四级河长制组织体系,上饶市不断聚集起抓好河流治理的强大合力。去年以来,围绕“到2020年鄱阳湖自然岸线保有率90%,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91%,地表水达标率80%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100%”目标,扎实开展了以“治污、治乱、治脏”为主的水污染综合整治行动,重点加强信江、饶河、鄱阳湖沿线企业污染防治。初步建立健全了城乡水域水面保洁机制,重点对水面、河湖岸线保洁、水库养殖、农村饮用水安全、水土流失、河道采砂、入河排污口进行整治。开展了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倒乱排专项整治,重点整治侵占河库水域岸线、非法设置入库排污口等问题,大力整治河道、城中村、棚户区、低端市场、城郊结合部的脏乱差等问题。
大力推进河长制工作以来,上饶市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涌现:玉山县建立乡镇交界断面水质定期监测机制;婺源县严禁山塘水库化肥养鱼,回收了54座水库山塘承包权,实行人放天养,并投资7000万元建设42个自然村污水处理设施和10个镇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德兴市设立“垃圾兑换银行”,引导群众实行垃圾分类与回收;广丰区开展“河塘清洁月”活动,对河道污染源进行全面排查并造册登记,对超标排放企业责令限期治理。当前河长制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河湖管理与保护的氛围,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水污染治理初见成效,河湖“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倒乱排”等突出问题得到初步遏制,河长制工作成效初步显现。
同时,针对省河长制办公室列出的涉及上饶市德兴、玉山、万年、鄱阳、余干5个县(市)的11处水质不达标河湖,上饶市已将其纳入河长制试点范围,开展水质不达标原因调查、摸底查清污染源现状及污染源等,并根据污染源现状,制定了可行的治理方案,水质治理工作已经启动。通过近半年的集中治理,上饶市信江玉山县玉山糖厂和乐安河德兴大坞口、万年县珠山乡、鄱阳县波阳花园等4个断面水质已明显好转,2016年1—11月均达到了水功能区划确定的水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