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立絮话——三说疫情
不知道“疫情”说多了会不会祸出“指头”。现代好多人的心里话,都是通过指头敲击键盘形成文字,然后贴到“网”上来表达的。自认为我也算这部分人之一吧,心里想的大部分都是以这样的方式这样让别人知道的。“事不过三”,好在说疫情“三”还没过。
眼下联合国中不少成员都在拿“疫情”说事儿,无“一”都演绎出“二三四”,且早已“再三再四”,有些嘴脸已凸显为人不齿的劣根性。俺的闲情逸致虽也难查证出处,却以善小而为之,绝不会跟风助纣为虐,希望不要成为中伤好人的噱头。
过去乡间俚语里有“祸从口出”一说,意思就是啥事儿心里想没啥,那怕你想与邻村二妮那啥啥了,只要嘴里不说,就没人会从你脑子里挖出虚拟的事实,必竟眼见为实吗,就不会惹祸上身,日子就会平淡的让年轻人寂寞。如果象“阿Q”那样把心里想与谁“困觉”,在大庭广众面前喊出来,即便他从没做过,也会被唾沫星子淹死的。
我有想法儿的时候,经常一意孤行不管眼遇出处何方,有什么关联,就在键盘上敲打几行文字,表达一下“该出手时就出手”的侠义风骨,自认为身正不怕影子歪,留下那些相似于风月的闲言碎语,给实在无聊的生活,添些可以在文字排列里找到的瑕想和乐趣,根本不会去想它会成为编事儿的依据。当然,那些文字不可能完美到找不出一点儿瑕疵。自认为只要不别有用心的刻意“风吹草低见牛羊”,自然不会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人造景色。但如果,某些人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天皇觊觎中国资源那般心理,意欲强奸人意,无论你如何安排生活,想平安都会很难。
其实,我这些行为的由来并不是空穴来风,确实是有意为之。道上人说,十指经常活动,可以激发脑细胞活力,推迟老年痴呆症的到来,运气好的话,可与心脏跳动时长并驾齐驱。我不聪明,虽不是有意为人不淑,自然也会遇人不淑,不管儿女老伴啥看法,身体好些,寿尽前几年尽量少给别人添麻烦,自已也少些难过。明确的说,我是用这些行为来安排后事儿的。至于有所指无所指的,那能尽善尽美。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所以,我也只能依据眼遇有感而发。
疫情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去的?为什么它们想来就来想去就去,它为刀俎我为鱼肉?生态顶层如此这般设计肯定有它的理由吧?
再把天然林的生活之道搬来议议。天然林满足谁了,是成员都满足了,只是满足它们存在,适可而止的存在,平衡共荣的存在,可以有竟争,可以有撕杀,可以有你死我活,但不可以突破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所以我们认为,天然林经济效益不好,没有人工林有用资源产出高。但这只是我们认为,其区域内的生命成员并没有这样认为。自然是从生态平衡出发,其效益评估就不是人类可以期及的。不然,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怎么有那么多的回头看,与时俱进和改变呢。
天然林中不是不会产生疫病,只是在疫病还没有形成灾害时,就被林中的“医生”给治愈了。那“医生”是谁,用的什么药,我们不得而知,不象我们对人工林抚育中的森防,那么兴师动众科学配方。
按照我的理论轨迹说开去,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程度不如天然林,不管从生态效益还是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方面,天然林把生物多样性作为发展的基础,从共荣共存方面看,是非常成功的。从经济效益方面看,实现了资源利用互补,利用程度达到了最大化,且由于疫情出现的频率、规模和危害程度几乎为零,大大降低了生活成本,从另一方面看,就是创造了难以估计的经济效益。
而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缺乏综合评估,说不上持续利用,多有竭泽而渔的嫌疑,甚而止于可以看到有自掘坟墓的迹象。你僻如说疫情的汹涌之势,没有确切证据证明,人的行为直接造成了疫情危机泛滥的结果,但谁也不敢保证,生态恶性循环不是疫情危及生命的直接帮凶。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虽有惊人之处,却也有令人质疑的不明智之举。